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杨雪 刘元元)他是宜昌市伍家岗区实验小学四年级学生,被称赞为“了不起的民艺传承人”,曾是中华文化剪纸艺术委员会最小的会员,也是中华剪纸传统文化传承的小使者。
他就是9岁的徐嘉希,一张普通的红纸,左剪右旋,抖开,或是栩栩如生的大公鸡,或是枝繁叶茂的大树,或是娇艳欲滴的鲜花。凭借着游刃有余的剪纸技艺,接连亮相央视、江苏卫视、天津卫视等多档节目,并随中华剪纸专业艺术委员会赴韩国进行剪纸文化交流。
天赋加热爱 技艺源于投入
王艾娜是宜昌市幼儿园的一名老师,因为工作的需要经常在家做手工作品。在妈妈的熏陶下,徐嘉希从小就喜欢跟着妈妈捣鼓手工。
三岁时,徐嘉希对照家里杂志《东方娃娃》上的图案,剪了几幅像模像样的窗花,那是第一次接触剪纸,让王艾娜既意外又惊喜。从那时起,王艾娜便开始留意搜罗剪纸书,让儿子学习。幼儿园老师发现小嘉希剪纸好,还常让他在手工课当小老师。徐嘉希对剪纸兴趣越来越浓厚,还和妈妈比赛。没比赢,就偷偷重新剪,一遍又一遍,直比妈妈好为止。
发现儿子对剪纸的偏爱和天赋后,徐嘉希的父母带着他找宜昌市剪纸名家胡文英老师求学。刚开始,胡文英觉得,4岁的小孩可能是一时兴起。徐嘉希父母再三请求,她才让嘉希现场剪两幅作品,当看到他像模像样,决定收下这个年龄最小的徒弟。
胡文英从点纹、月牙纹、爱心等基本剪法、用纸颜色等教起,从画线法开始模仿剪,后来就教他凭心剪,这算是剪纸创作了,剪出的作品不能和胡文英一样,要融入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学了八节课后,胡文英老师忍不住称赞:“这孩子很有剪纸天赋,接受能力强,聪明、自信、不怕吃苦,一节课可以学三节的内容,很有潜力。”
徐嘉希的父亲宗昌俊带着他拜访湖北省剪纸协会会长、中国剪纸艺术家协会副会长胡平,由此开始了不定期接受视频教学,为徐嘉希的剪纸技艺打下坚实基础。
虽然过程辛苦,但徐嘉希却对此乐此不疲。“2018年,嘉希随我们去武汉学习剪纸,一路上高烧,短暂的旅程竟花了五个多小时。就在我们心疼他,准备返回时,他却仍然坚持。”宗昌俊说,嘉希觉得每一次完成作品后都很有成就感,乐在其中。
耐心加恒心 毅力托举梦想
剪纸,需要细致和足够的耐心,长久的坚持就成了对爱好者最基本的考验。虽然正是爱动爱闹的年纪,可为了能够剪出更加逼真的蝴蝶形象,徐嘉希可以盯着蝴蝶看半个小时;为了剪出一幅栩栩如生的作品,他可以拿着剪刀捣鼓几个小时甚至更久。
在参加江苏卫视《了不起的孩子》节目时,当时年仅4岁的徐嘉希花费5小时24分钟剪出了一幅高67CM、长103CM的巨龙剪纸作品,获得了节目主持人孟非和工作人员的好评。在天津卫视的《跨时代战书》节目中,徐嘉希挑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中华书画研究会副会长陈小燕女士,具有湖北特色的大型剪纸作品《划龙舟》,获陈小燕称赞:“小将徐嘉希是非常有天赋的,如果他想继续学习,我愿意尽力帮助他,希望他把剪纸艺术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随着技艺逐渐出彩,各种荣誉也纷至沓来。他的作品曾荣获盛泉杯大美荣成全国剪纸艺术展“优秀剪纸艺术作品”奖、武汉市青少儿剪纸艺术大赛二等奖,2018年入选天津“西岸”剪纸艺术展,2021年入选“美哉.宜昌”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等等。不仅如此,徐嘉希还曾受邀赴韩国参加“中韩剪纸文化交流”。
2019年8月,在全国侨联组织,宜昌市侨办协办的《寻根之旅》活动中,徐嘉希担任剪纸老师。得知这群来自美国和荷兰的大哥哥大姐姐,游览过黄鹤楼,他展示了剪纸作品《黄鹤楼》,老师和孩子们纷纷主动要求合影留念。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徐嘉希看到最美逆行者和病毒斗争,他想变成超人,手拿利刃和武器同他们一起消灭它。于是,他创作了剪纸作品《消灭它》,用传统文化来宣传抗疫正能量。疫情防控期间他还接受波兰弗罗茨瓦大学孔子学院之邀请,在“孔院日”进行线上剪纸教学。
这些社会活动更加坚定了徐嘉希传承剪纸艺术的决心。
虽然剪纸、演艺活动占据了徐嘉希一部分学习时间,但他在学业上也从不懈怠,近两年还获得了“伍家向上好少年”“红领巾奖章三星章”等荣誉。这一点也颇令父亲宗昌俊自豪:“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鼓励和陪伴,希望他在不断地坚持中发现更多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