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最新消息

宜昌市集中收治管控病残吸毒人员显见成效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6日22:17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谭国荣)长期以来,病残吸毒人员收戒收治难,成为制约禁毒人民战争和社会治安工作的“老大难”问题。一些吸毒人员认为自己患有严重疾病,不会被强制隔离戒毒,即便犯法也不会被关押,他们将疾病和自伤自残当作逃避法律打击的“护身符”,甚至以此为“经验”相互传授,肆无忌惮实施盗抢骗、敲诈、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扰乱社会治安,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损害法律严肃性和执法公信力,成为平安城市建设的“肉中刺”。

近年来,宜昌市勇于“吃螃蟹”,专拔“肉中刺”,攻克“老大难”,集中收治管控病残吸毒人员成效

勇于“吃螃蟹”,把好事办好

病残吸毒人员收治收戒因其安全风险大、人财物投入大,各地工作中面临重重困难。宜昌市委、市政府坚持民生导向、问题导向,将病残吸毒人员收戒收治作为平安宜昌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的破题之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2021年初,宜昌市财政一次性投入专项建设经费530万元,年度运转经费479万元,依托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建立宜昌市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专区,于2021年5月建成投用。

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泽江要求“把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专区建设好管理好,最大限度发挥社会效益”。宜昌市副市长、公安局长上官福令将专区建设运行作为公安机关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重要举措,重点推进、跟踪问效。建设期间,宜昌市委政法委、市禁毒委、卫健委、公安局等11个部门反复研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了《宜昌市病残吸毒人员收戒收治实施办法》,坚持依法打击和管理服务并重、安全管控和医疗救治兼顾,配套出台相关制度措施、应急预案、工作流程等30余项,细化专区定位、定性、定责、定标准、定操作等方面工作,规范专区场所设置、收治对象、处置程序和保障措施。

建成后的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专区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由警务人员工作区、医务人员工作区、病残吸毒人员治疗区3个区域组成,统筹医疗救治和安全监管两方面需求,设病房10间,可同时收治40人。宜昌市公安局、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特事特办,为专区配备6名民警、21名辅警和6名医生、10名护士,联合组建强大的安全管理和医疗救治团队,实行公安部门负责安全管理、卫健部门负责治疗的警医合作机制,由公安民辅警、医护人员24小时共同值守,各司其职、捆绑作业、共保安全。

专拔“肉中刺”,还社会安宁

根据有关规定,患有严重疾病、在羁押中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可变更强制措施。这让一些违法犯罪分子觉得“有空子”可钻,为逃避公安机关打击,有病不治疗,甚至不惜往体内植入缝衣针、铁丝,吞食钉子、电池、打火机……如吸毒人员汪某自恃体内有异物,患丙肝、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自2020年以来疯狂盗窃摩托车、电动车,被查获后因其患严重疾病暂时无法收戒、羁押。

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专区建成后,这种被动局面得到迅速扭转。吸毒人员汪某于2022年7月再次因吸毒被抓获,专区诊断评估后坚决予以收戒,通过对症治疗,汪某的肺结核被治愈后转戒毒所。吸毒人员牛某为逃避打击,在体内植入4根14厘米长的金属物,2022年6月,牛某作案被抓获前又吞食一个打火机,办案单位将牛某送到专区,希望将其收治,专区值班民警、医生经过检查后果断表示:“我们专治这种对象”,并立即对牛某实施内窥手术,不到30分钟便成功将打火机取出并实施收治,随后专区再次组织医疗人员将其体内4根铁丝取出。牛某手术后告诉专区民警:“我以为你们不会下这么大功夫取我肚子里的东西,早知这样我何必遭那个罪,看来以后想靠吞东西溜脱是行不通哒”。

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是一所以治疗传染病为特色的综合性医院,一些令办案单位、监管场所头痛的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和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在这里得到有效治疗,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专区成立后,取体内异物也成了该医院的一大特色技术,该医院内窥镜室医生风趣表示:“经过这一年多的实战磨炼,我们科室医生已然成为本地快速取异物的专家。”

宜昌市公安局西陵区分局云集派出所民警胡毅说:“以前,病残吸毒人员被我们抓获之后,因为无处收治暂时无法关押,这些人为筹集毒资继续作案,形成恶性循环。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专区的建立为减少社会面发案解决了大问题。”

运行一年多来,宜昌市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专区共依法收治156人、成功治愈并转入强制戒毒或刑事拘留122人,其中吞食异物吸毒人员38人(取出体内异物77件)、治愈肺结核等传染病吸毒人员45人,异物取出率100%、肺结核治愈率100%。这些人治愈后会被依法执行强制隔离戒毒或者刑事拘留,充分维护了法律尊严和执法公信力,净化了社会环境。有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专区作支撑,各办案单位不断加大送戒送治力度。

在今年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中,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专区收治收戒病残吸毒人员66人,街面犯罪率明显下降,有效促进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专区收治病残吸毒人员、取出其体内的针和钉子等异物,治疗的是身体“病灶”,拔除的是社区“毒刺”。

攻克“老大难”,让群众满意

宜昌市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专区建设和运行期间,得到党委、政府重视关心和职能部门大力支持,也受到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积极评价。运行一年多来,实现了“收治一个、震慑一片、安宁一方”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感谢你们救我儿子的命,你们真是为我们这种家庭、为社会做了一件大好事啊!”宜昌市民黎某某吸毒多年,一次次毒瘾发作、一次次伸手要钱,让其年已八旬的老父亲心力交瘁、无比绝望。听到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专区动工的消息,黎父经常到工地附近观察施工进度,希望早日将吸毒成瘾的儿子送来,黎某某被第一批收治后,黎父专程来到专区对民警、医护人员表达谢意。

“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专区的出现,帮我们社区解决了一大心病。”宜昌市伍家岗区张家坡社区党委书记洪娇说,以前社区屡次发生小偷小摸、物资被盗事件,公安机关查获嫌疑对象为一名吸毒人员,但因其患有肺气肿等多种疾病,一直无法执行强制隔离戒毒,这成了社区的一个“不定时炸弹”,让居民担心吊胆。2021年7月,该吸毒人员被派出所抓获,并将其送到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专区,排除了这一社会隐患。

病残吸毒人员罗某(女)说:“开始治病的时候,我肯定还是有抵触,不愿意失去自由,哪怕你在治我的病。”罗某被收治之前,双下肢溃烂,吃饭时都不能与家人同桌,她觉得家人都看不起她,她很在意这一点。通过管教民警和医护人员的耐心劝导,罗某渐渐卸下防备,接受治疗。罗某病情治愈转送戒毒所前,她给管教民警和医护人员留下一封感谢信:“我逐渐冷静下来,也放平了心态,我相信,我们这种人,如果遇到的都是这样人性化管理的干部和医护人员,再冰冷的心也会融化。愿在你们的努力下,实现天下无毒,还后代一片净土。”

2022年9月7日上午,收治对象邵某家属将一面写有“铁血慈心换浪子回头,至情关爱引再塑人生”的锦旗送到宜昌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所长朱毅兵手上,对专区表示真挚感谢。目前专区共收到来自社区、办案单位、收治对象及其家属送来的锦旗和感谢信33份,极大增强了专区“敢收、能治、会管”的信心和决心。

2021年5月26日,湖北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徐文海到宜昌市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专区调研时指出:“宜昌在全省率先建成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专区,为有效解决病残吸毒人员送戒难、收治难问题和服务社会平安稳定大局提供新的保障,是“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举措,充分体现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精神。”

2021年12月9日,国家禁毒委副主任、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杜航伟到宜昌市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专区调研时强调:“建设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专区非常重要,也是大势所趋,是净化社会治安环境、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安全感的有效办法,宜昌市党委、政府决心力度大、建设标准高,专区警医合作、设施完善、管理规范,是服务社会平安稳定大局的实际举措,是病残吸毒人员收治专区建设的标杆,是民心工程,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供学习借鉴的模式,值得学习复制。”

【责任编辑:闻玉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