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张雅莉)近日,湖北三峡万朝山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捕捉到花面狸、野猪、白腹巨鼠、猪獾、小麂等多种野生动物生活踪迹。
湖北三峡万朝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宜昌市兴山县西部,与神农架国家公园、巴东金丝猴主国家级保护区相连,总面积20986公顷。保护区内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这里成为具有多样性、稀有性的“天然植物园”和“野生动物园”。
区内有维管束植物2483种,占湖北植物种类的三分之二,野生脊柱动物有392种,占三峡库区动物种群数的一半。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珍贵树木珍稀濒危野生植物47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9种,汇集华中地区特有珍稀物种,如珙桐、红豆杉、银杏、鹅掌楸等。
同时还是植物界模式标本采集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先后在该地区采集的种子植物模式标本达105种,以兴山命名就有12种,吸引了无数中外专家学者前来考察。
此次红外相机中捕捉到了花面狸、野猪、白腹巨鼠、猪獾(世界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小麂(国家三级野生保护动物)等多种野生保护动物。
湖北三峡万朝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资源保护股王祥明介绍,目前,他们通过野生动物极小种群调查监测项目,在万朝山自然保护区内按照公里格网布设了155台红外相机,现在正在回收第一批数据,前后共布设了三个月,主要是针对性的调查物种和珍稀物种,根据调查结果,至少有25种动物在册,有国家一级的梅花鹿,二级包括黑熊、斑羚等。
近年来,在万朝山自然保护区内发现过国家级保护动物斑羚、黑熊、鬣羚、红腹角雉、豹猫以及湖北省重点保护动物野豪猪等。
据了解,湖北三峡万朝山自然保护区于2000年筹建,2011年获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并于2019年通过国家自然保护区初审。保护区的建立有利于进一步改善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维护三峡库区安全,维持野生动植物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和连续性,有效保护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使之成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自然生长繁衍的理想场所和物种基因库;有利于凝聚更大范围的力量保护珍稀濒危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