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伍防办)10月12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开展新一轮区域核酸筛查,并对大型项目、建筑工地等场所实行提前预约、上门检测的“项目直通车”服务,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据了解,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该县已连续940天无确诊病例及无症状感染者。
今年以来,五峰牢固树立“防控一盘棋”思维,县乡村三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齐抓共管,为做好全县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指挥调度扁平化。县乡两级指挥部始终保持激活状态,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勇担第一责任,重点时段靠前指挥,重点工作亲自部署、重大事项亲自研判、重要问题亲自解决,从乡镇和单位抽调14名干部充实协查工作力量,配足生活物资、配备值班休息室,保障指挥调度高效运转。
优化健全六大工作机制。县指挥部建立值班值守、每日研判、公文运转反馈、疫情信息报告、重大疫情处置和督查问责等六大工作机制,分管副指挥长王进和县政协副主席柳国望每天至少1人坐班值守,6名带班领导24小时值班值守,对疫情形势、重点工作“日研判、日调度”,值班电话24小时保持畅通,确保全天候运转有序。
建立完善重点工作清单。县指挥部和各工作组对各项重点工作实行“清单式”管理,建立完善重点工作清单和对应工作台账,每日动态更新,严格实行“日清日结日报告”制度,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工作、信息、台账“三匹配”,为精准高效指挥决策提供了强力支撑。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五峰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五级包保体系”延伸深化,结合筑堡工程实施,构建起“县级领导包乡镇、县直单位包村、乡镇干部包村、党小组长包片、全县党员干部包户”的“五级包保”防控体系,广泛开展疫情防控政策宣传、风险人员排查管控等敲门行动,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络。
县科技经信局、县市场监管局等重点行业部门建立《包保服务责任清单》,成立工作专班、排班到岗到人,联合城区社区驻守商贸商超等重点场所开展常态化巡查督导,并及时引导劝导群众扫码测温戴口罩,一丝不苟督促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
五峰3317名“一警三专N员”(一警指一村(社区)一名民警或驻村辅警,三专指各村交管路长、治保主任、网格员;N员则由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护林员、保洁员、管水员、乡贤人士等人担任))队伍遍布全县村落、社区,信息足、数量多、情况熟。县委书记、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指挥长李伦华将其编入全县疫情防控战斗序列,由乡镇党委统筹调度,村级党组织安排包片保户,构建起群防群控、群防群治、群防群策的防控工作体系。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防控任务仍然艰巨繁重。五峰因地制宜,紧盯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点位、重点时段“四个重点”,全面加强社会面防控工作。一是严把来返五车辆及司乘人员“查验关”。五峰高速卡口制定了“一卡口一方案”,2名包保副县长、副指挥长驻点值守,先后两批次抽调了县直机关干部职工176名,周期集中培训,每日岗前培训,不打折扣落实查验政策,“车车查、人人查”,确保“4个百分百”。
二是严把重点人员排查管控“闭环关”。五峰区域协查专版和社区工作专班人员集中办公、工作联动、信息共享,实现了全流程闭环管理。两个专班每日及时向乡镇推送风险人员信息进行核准核实,乡镇第一时间落实分类管控,当日汇总台账报送县指挥部开展大数据比对,第一时间校准工作误差,确保了信息日清日结,与管控状态一致。
同时,五峰在交通卡口、城区重点场所以及全县109个村(社区)醒目位置张贴申报码,倡导引导群众主动填报个人信息,以共同缔造理念搭建疫情群防群控防线,国庆期间累计主动报备883人次,较此前大幅提升。
三是守牢三类重点场所“防控关”,专班专人严查酒店宾馆、商贸商超等空间密闭场所核酸证明,做好养老机构、学校、监狱监所等机构管控,严格落实52类人群周期性核酸监测,采取属地和专班双重指导服务,重点做好在建项目工地来返五人员的管控工作。
全面应急备战。五峰坚持以实战标准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准备,提前开展人员、物资、转运车辆、检测能力、信息保障等培训准备工作,确保6小时内完成核酸采样,24小时内完成划定区域人员核酸检测任务。
此外,该县还持续开展周期性开展各项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重大情况“市县联动,联合处置”;定期开展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应急启动演练,有紧急情况第一时间投用;常态化做好应急物资、场所准备,24小时处于备勤状态;优化调整“1530”核酸检测服务圈,动态调整采样点数量和采样工作时间,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常态核酸检测采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