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集控站
所属单位:变电运维分公司
站所简介:国网宜昌供电公司变电集控站成立于2021年3月,目前班组成员20人,其中高级技师1人、技师4人,平均年龄35岁,是一支年富力强且经验丰富的队伍,拥有一名省公司三级工匠,一名宜昌工匠,班组成员曾获得省公司巾帼标兵、宜昌公司安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代表宜昌公司于2017年参加湖北省技能运动会调控专业比赛,获得湖北省第二名的好成绩。集控站目前负责宜昌电网115座变电站的主辅设备运行监控工作,24小时不间断监控设备运行情况,全力保障宜昌主网安全稳定运行。
服务口号:数智运维,当好电网安全“吹哨人”
风采展示:
今年夏天,受持续高温影响,电力负荷持续攀升,在高温的暴晒和高负荷的影响下,室外电力设备极易出现发热现象,国网宜昌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分公司集控站深化在线监测、一键顺控、远程巡视测温等数字化应用手段,对变电站设备开展多维度、无死角监测,确保缺陷和隐患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理,提升高温大负荷情况下电网设备运行水平,以“数智”力量助力打赢迎峰度夏保供电攻坚战。
远程监控 设备状态一览无余
8月18日中午时段,暑热正盛,负荷攀升。集控站张伟奇打开集控站监控平台,115座变电站主变设备、线路运行情况一目了然,实时负荷情况直观地展现在眼前。
“一般负载率超过80%,我们就会通知属地运维班进行现场跟踪测温,重点关注。”张伟奇介绍,现在是高温高负荷阶段,重载主变较多,监控页面显示,今天共有5个主变负载率超过80%。监控平台充分利用远动装置“四遥”技术,全面采集变电站设备物理量、状态量和电气量,综合实现了变电站主设备全面监测、故障缺陷智能研判等功能,能够实现对变压器油温、主变线路负荷、保护动作情况等一、二次设备缺陷和隐患的高精度识别和告警,大幅度提高了变电站巡检现场替代率和缺陷隐患发现及时率,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避免事故范围扩大。
远方遥控 操作快速精准
8月19日,环境温度40℃,110千伏锦屏变电站负载85%,在高温高负荷的双重加持下,出现刀闸发热缺陷,情况紧急,需要更换检修刀闸,监屏员刘长青快速执行远方遥控操作,转移居民负荷,隔离故障刀闸,在保障居民用电的情况下同步消除缺陷。
“在遇到这种紧急事故处理时,与传统运维人员现场操作相比,远方遥控操作安全性和效率性更高,随着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百里之外远程停送电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常规操作。”张伟奇介绍,远方遥控操作可以将一个多小时的操作时长压缩到两三分钟,停送电时间大幅度减少,极大地避免和降低因人为因素而造成操作失误的可能性。在迎峰度夏期间,他们共操作了200余项,切实提高了运维质效。
远程巡视 运维人员“千里眼”
“110千伏锦屏变电站1号主变10千伏母线桥发热温度96℃,请属地运维班加强跟踪巡视测温,密切关注设备运行状态。”8月12日,集控站管控班副班长吴喜春通过监控平台,发现设备发热缺陷,经过跟踪测温,运维人员和检修人员及时处理,消除了缺陷故障。
“常规的人工巡视模式下,两名运维人员全面巡视测温一座220千伏变电站需要2个小时,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巡视,对运维人员的体能和效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吴喜春介绍,“远程智能巡视测温系统采用高清摄像头、红外摄像头对设备360°持续巡视测温,能够及时发现设备发热迹象并对发热情况进行跟踪。”
远程智能巡视测温系统还包括智能巡检机器人,机器人可按照设定的路线和时间开展红外测温,还具备自动报警和自动充电等功能,可脱离人工完全独立作业。
目前,国网宜昌供电公司在省内率先建成区域型远程智能巡视系统,已实现40座变电站一、二次设备远程自主巡视。该系统可锁定缺陷隐患的准确位置,并分析判断缺陷紧急程度,监控人员和运维人员密切配合,将缺陷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迎峰度夏期间,集控站共发现并处理缺陷458起,执行各类遥控操作221次,为主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强的“数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