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最新消息

兴山滩坪村:走进群众心里的“村规民约”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3日18:09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乔长姣、谭煜琦、刘江平)11月2日,天气晴好,走进兴山县滩坪村严家坡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小区,杨祖饶正在晾晒采摘的野菊花,老伴则将几盆打理好的花花草草搬出来晒太阳。

“多植树、多养花,这也是村规民约中大家提出来加上去的。”滩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别发润笑着介绍。放眼望去,小区干净整洁,黄墙红瓦、花香阵阵。

434befd4355423fa065443daf37a1d0e.jpeg

兴山县滩坪村严家坡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小区。(钟建华 摄)

滩坪村严家坡安置小区是兴山县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小区,这里共安置了107户,屋挨屋,户连户,村民们搬进入住后,围绕小区管理,村民们开了一场又一场屋场院子会,制定了《小区自治管理公约》,“我们小区五年来没有一个乱搭乱建的。”杨祖饶自豪地说,而“最权威”的则是村民们参与制定的村规民约。

微信图片_20221103165717.jpg.jpg

村民屋场院子会(通讯员供图)

2018年底,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村里开始商量着要将一些长期以来的良好传承和约定束成的规则写进村规民约,比如村民们最引以为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黑岩精神”、比如历来浓厚的孝老爱亲和邻里守望的品行氛围。

微信图片_20221103165903.jpg

滩坪村乡风文明树新风。(通讯员供图)

“自己事自己办,大家参与是关键”作为村里最重要的精神传承放在了第三条。1998年,滩坪村黑岩群众自发组成修路队,自筹资金、自备干粮、自带工具,起早贪黑,历时两年,无偿投工2000多个,建成3400米的黑岩公路,解决了56户180人出行及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今年来,相继完工的滩坪村一组接主线公路、四组水库到黄家堑的公路以及拟建的口袋公园,继续传承着二十多年来的“黑岩精神”,在政府及帮扶单位的助力下,村民们义务投工投劳,参与建设。

微信图片_20221103155315.jpg.jpg

村民自发组织修路。(通讯员 供图)

“四组跑大车的邓祖星为了回来参加修路,车也不跑了,钱也不挣了,刘传尧专门把客户都推了,赶回村里免费用铲车帮忙修路,一组有严重腿疾的温立国也坚决一起帮忙,修一组路时候,四组的两户听说后也跑来了……”别发润提起来满是感动。

微信图片_20221103165907.jpg.jpg

村庄环境一新。(通讯员 供图)

“每一句都是我们大家共同制定认可的,当然要遵守啊。”今年70多岁的王光财是村里的文化人,他介绍,当时在制定村规民约的时候,乡亲们一致赞成要树新风、弃陋习,滩坪村当时还未纳入禁鞭区,但是村民们却自觉抵制放鞭炮的行为,为此有的还和亲戚闹得不愉快。“可不能放啊,村规民约里可都写着呢。”杨祖饶接过话茬。

10月底,村里的孙宜琴因先后照顾7位老人的故事上榜“荆楚楷模”,这背后,也与村里孝老爱亲的传统密不可分,“我们村里是全县孝老爱亲模范最多的。”别发润随口讲了很多故事,其中有个故事让人印象特别深,一组刘光军的妻子意外受伤瘫痪后,家里的3亩地全是一组的村民们去给他种的,种花生,种包谷,负责再收回来晾晒……

孙宜琴给患病父亲喂饭。通讯员 供图.jpg

“荆楚网楷模”孙宜琴给患病父亲喂饭。(通讯员 供图)

“自从今年8月份在村里宣传了美好环境与生活共同缔造后,村民们就自发要求要修改村规民约,说时代进步了,老乡们的思想也要进步。”宜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派驻滩坪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张玉民指着9月份新修订完善的村规民约,28条364个字,在以前的基础上增加了红色文化、村庄环境治理等内容。

微信图片_20221103165856.jpg.jpg

红四十九师纪念园。(通讯员 供图)

在修订新的村规民约时,王光财和村里的老伙计们提出了加上村里是“红49师诞生地”的内容,如今村内49师成立遗址和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等红色遗址等保存完好,“好的传统不能丢,文化自信也不能少”。


【责任编辑:闻玉强】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