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最新消息

枝江:凝聚众智众力 共同缔造法治乡村升级版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04日11:20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梅永乐)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枝江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共同缔造理念推动法治枝江建设,着力探索法治乡村建设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推动众谋,共育法治乡村“主力军”。构建“选育管用”的培养链,积极培育乡村振兴、平安家园的法治生力军,全市共选树法律明白人1012人,176个村选拔“学法用法示范户”466户。打造老百姓身边“行走的法律百科全书”,201个村(社区)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辅警”制度,筑牢了农村治安第一道防线。选派74人担任37所学校法治副校长,组织开展校园法治讲座65场次、法治班会600余场次,帮助学生系好第一颗“法治扣子”。建立法治乡村建设指导员制度,聘请254名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为法治乡村建设指导员,被《人民法治》“学习强国”平台予以宣传推介。

挖掘众智,共打法治乡村“创新牌”。深入挖掘农村现有传统法治文化,利用民间吹打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顾家店镇高殿寺村红色文化等载体,推动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融合发展。厚植法治文化土壤,成功创建省级星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10个,马家店街道计划社区入选全国第九批“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植入乡土法治元素,打造覆盖城乡、便捷民众的法治文化广场、场馆、宣传栏等阵地290个,法治主题公园12座,实现景法一体,不断增强法治文化氛围。提升法治文化品质,打造“法润三月”“楠管普法”“人在途中、法在心中”等优秀法治文化品牌。创新成立全省第1个县级“法治文化创作基地”,实现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双促进、双丰收。

聚力重行,共绘法治乡村“同心圆”。整合各村(社区)图书角、阅览室等阅读资源,切实建好、管好、用好农家书屋,常态化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开展荆楚“红色轻骑兵”送戏下乡演出法治文艺节目50场次,覆盖群众1100余人,原创法治文艺节目6个,让法治宣传走进田间地头、宅前屋后。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法律六进”等普法活动,以“五长讲典”“村村响”等方式,着重宣传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把“法言法语”变成“乡言乡话”。持续扩大法治宣传覆盖面,“老徐说法”“以案说法”栏目播出39期,“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186场次,引导村民守正创新、向上向善。

汇聚众力,共织法治乡村“保障网”。加强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规范化建设,“一站式”办理公证、司法鉴定等业务,司法救助72人次95万元、法律援助582件,为基层组织、乡村企业和群众提供“贴近式”法律服务。聚焦便企利民,加强“宜律帮”“宜格微治理”等宣传推广,运用“互联网+法律服务”模式,在“指尖上”“手掌上”实现法律服务零距离、精准化。开展“法律六进”“法治枝江律企行”等专项法律服务活动,为企业法治体检12次,查找法律风险点28个,提供法律意见建议25条。引导公证机构在镇(街道)设立咨询联络点,定期开展“送法下乡”活动,为乡村群众提供进村上门办证、假日预约、“绿色继承”公证等便民服务,实现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内容多元化供给。

聚焦众盼,共谱法治乡村“和谐曲”。建成市镇村三级综治中心,设立中心警务站调解室21个、驻派出所调解室8个,全市8个镇(街道)、201个村(社区)实现调委会全覆盖。优化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员“助推器”作用,实现司法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三调对接”,有力推动矛盾纠纷化解由“治标”向“治本”升级,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达98%以上。总结推广“李绪才调解工作室”调解经验,强化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派出所调解室建设,充分发挥联动联调效应。马家店街道驻所调解室调解的一起脑瘫儿童抚养引起的家庭纠纷案例被中央电视台法治栏目两次专题报道推介。

【责任编辑:曹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