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开明)“父老乡亲们,目前已进入冬季,请大家不要携带火种进山,做好森林防火。”11月7日,远安县公安局茅坪场派出所民警崔小雨在白云村委会通过“村村通”大喇叭播放森林防火的内容后,又分别来到该村进山的四个主要路口,开展防火巡视,对80多名进山劳作的村民进行了面对面的森林防火提示。
民警和治调干部深入田间了解村民所需。(通讯员供图)
远安县茅坪场镇与荆门、当阳、南漳等县市交界,群山环抱,素有远安“林海”之美誉。辖区居民多住在山上,且较为分散,为了让群众少跑腿,茅坪场派出所结合辖区特点,创新推出“挎包警务”+大喇叭工作模式,一村一警的“挎包民警”以 “挎包警务包”作为流动警务终端,将证件办理、送证上门、入户走访、法律宣传、安全防范、信息采集、矛盾纠纷化解等警务工作“装”进包里,扎实开展警务活动,助力该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把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事上。
“白天见喇叭,田间见民警,服务见实效。”茅坪场派出所所长王强介绍了“挎包警务”的工作要求,派出所17名驻村民辅警把排查、化解矛盾风险、用心服务群众作为重中之重的基础工作,每天利用相对固定的时间,进行大喇叭安全宣传,还采取上门入户的形式,深入到重点区域和重点人家中,帮助村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南家的车挡了北家的门,东家的鸡偷吃了西家的菜,丈夫喝酒后闹事,妻子和闺蜜逛集市耽误了做饭……基层派出所时常会接到类似的报警求助,调解矛盾纠纷可谓是家常便饭。11月5日,老观村驻村民警、派出所副所长薛剑在入户走访时,了解到4组村民王某与丈夫刘某因家庭琐事产生矛盾,刘某酒后曾威胁王某及其娘家人员,薛剑将刘某夫妻召集坐下后,从两人恋爱、组合成家庭谈起,经过三个小时情理法的开导,夫妻两人结束了家庭冷战,丈夫刘某当着民警的面,给妻子写下了保证书,两人重归于好。
民警和村民开展道场平安议事。(通讯员 供图)
今年7月份以来,茅坪场派出所17名驻村民辅警通过入户,走访各类重点人300余人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38件,真正实现了纠纷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为提升治调干部和治安积极分子的工作能力,茅坪场派出所还在老观、银子、瓦仓等6个村组建了一个中心警务站,在方便群众办事的同时,中心警务站还承担了全镇治调干部和志愿者业务实战业务培训任务,通过授课和跟班学习,既缓解了警力不足的现实矛盾,又让基层治保干部熟悉掌握法律知识,为更好地当好“编外警察”奠定了基础。
“派出所民警的挎包不大,但盛满的都是为民之情。”晓秦村58岁的田大伯深有感触地说。今年10月3日,其在外打工的女儿回家看望父母,但女儿的身份证即将过期,驻村民警得知情况后,迅速联系了户籍员,启动异地办证程序,12天就为田女士办理好了新的身份证。今年7月份以来,茅坪场17名民辅警通过“挎包警务”为群众办理各类证件64件,全部实行了送证上门服务。
今年10月13日凌晨,一名安徽籍司机驾驶重型半挂牵引车赶夜路经过茅坪场镇晓坪村路段时,由于车辆超高挂住公路上方悬空电线,这名司机在处置过程中意外触电,从车上坠落致死。驻村民警得知情况后,迅速将情况上报,远安县公安局联合县、乡相关部门,对事故的责任进行了划分,主持了赔偿等事宜的协商,从安徽赶来的死者家属对远安公安机关公正、快速处理表示满意。
“驻村民警广播宣传,还蛮管用。”茅坪场镇八角村的张先生有感而发。今年9月6日,张先生家饲养的一头种羊被盗,驻村民警通过村村通广播,发动群众提供线索,并根据线索,10天时间帮张先生找回了被盗的种羊。为拓展村村通大喇叭,派出所将下乡的警车、摩托车全部装上了小喇叭,根据农村季节变化和治安特点,适时播放安全防范内容和典型案例,提高村民的防范意识。今年以来,通过大小喇叭安全宣传,该镇可防性案件下降了8.3%,交通安全事故下降了16.8%,无亡人交通事故发生,有效预防网络电信诈骗案件5起,为村民守住了近9万元的血汗钱。铁路湾村80高龄的周大爷听到民警的大喇叭广播后,主动敦促儿子,将存放在老屋阁楼上的2支土铳、16发雷管和10多米导火索全部上缴派出所,消除了一起社会治安隐患。
据介绍,下一步,茅坪场派出所将不断完善“挎包警务”服务模式,使“挎包警务”更加前置,服务群众更加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