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黎文来、朱芮)“项目设计规划图就要完成了,我下周到宜都!”11月6日一大早,张绍石接到刘晓鹏从青岛打来的电话,约定一周后就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进行磋商。
张绍石是宜都市聂家河镇分管招商的副书记,刘晓鹏是山东省青岛华旗电站设备公司负责人。他们是聂家河镇今年新引进的全智能自动化资源循环再利用装备生产制造及钢结构生产制造工厂项目的联络人。
今年9月,该项目正式签约。项目分两期开发,计划总投资5亿元,占地150亩,主要生产智能全自动废旧轮胎、油泥循环利用设备等产品,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提高黑色垃圾、白色垃圾、生活垃圾年处理能力100万吨。
华旗落地宜都的背后,是聂家河招商专班6赴青岛的故事。2021年底,聂家河镇人大主席龙志国无意间得知,青岛华旗公司和镇内一家企业有业务联系,有意到华中地区投资建厂。他赴青岛招商时便专门登门,当面邀请对方到宜都考察,这是聂家河镇和华旗的初次相识。
华旗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通用设备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其研发生产的全智能自动化资源循环再利用装备生产制造设备,全国仅有两家企业能够量产。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华旗计划在华中地区布局新厂。消息一出,“追求者”众多。
初次见面不冷不热,但聂家河镇已下定决心,随即组成专班,详细研究通用设备产业发展情况,梳理相关政策。龙志国说:“整理的资料,足足有两大本。”
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后,招商的任务交到了张绍石手上。2022年2月,张绍石准备第二次到青岛和企业洽谈,不巧当地突发疫情。专班及时调整策略,利用云视频系统,和企业展开了线上沟通。“先后开了10次视频会,重点解决了企业关心的征地速度、政策补贴等问题。”张绍石介绍。4月初,专班再赴1300公里外的青岛。尽管前期做了大量工作,但华旗公司态度仍不明朗。第二次青岛之行无功而返。
面对企业疑虑,专班分析后认为,选址是对方最关心的问题,立即在实地踏勘的基础上确定了3套选址方案,并于5月第三次赴青岛。面对一个月后即提出的选址方案,华旗公司略感意外,态度也有了明显改变。但是否确定落户宜都,企业高层意见不一:再听听优惠政策。
专班趁热打铁,迅速衔接相关部门,主动争取政策倾斜。6月,专班第四次来到华旗公司。可刚到青岛,就听到华旗已经和其他县市达成初步协议。
“只要没签字,我们就有机会!”张绍石为专班成员打气。得知企业主要担心用地问题,专班便从三套选址方案中,协商到高新技术产业园内一块面积宽广、不需场平的土地,并做出《可行性报告》。
怀揣着忐忑的心,7月,专班第五次奔赴青岛。功夫不负有心人,华旗公司同意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我们接触过很多地方,像他们这样执着的很少见。”企业负责人刘晓鹏介绍,招商专班精准对接我们需求的同时,土地政策却始终如一,“让我们感觉很‘靠谱’。”
8月,华旗派出专班到宜都实地考察。9月22日,双方在青岛正式签署招商引资协议书。在经过大半年“单向争取”后,双方正式牵手“双向奔赴”。
聂家河镇党委书记范辉介绍,目前该镇在建征地40亩以上的项目已经达到11个,成为山区乡镇高质量发展的厚实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