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蜈蚣是传统的“五毒”之一,大家都对蜈蚣敬而远之。但枝江市顾家店镇长岭岗村的彭开华却因为蜈蚣,做起了属于他的“毒门”生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日,记者来到枝江市金蜈蚣养殖繁育基地看到,一片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田地里,建有20多个整齐划一的小土垛,土垛上面栽有绿化苗木,一片生机盎然,这便是蜈蚣的“家”。彭开华带领记者翻开土堆,一条条鲜活的蜈蚣争相爬了起来。
“这几个土堆看起来简陋,但却是根据蜈蚣的习性专门建设的咧,里面的道道可不少。”彭开华介绍,一个窝看上去不大,却能养2000条蜈蚣,一年总共可以养3至4万条,能挣上10万多元,效益非常好。
彭开华从1997年开始养殖蜈蚣,年产量从当初的10多万条到现在的300多万条,小小的蜈蚣,正在成为他和周边许多农民创业致富的“宝贝”。过去,养殖蜈蚣主要“靠天收”,有时受天气的影响,蜈蚣生长周期会变长,一条4厘米的蜈蚣长到12厘米需要两年的时间。为了提高养殖效益,他开始自主摸索室内控温立体养殖技术,利用蜈蚣养殖专业设备,空调控制温度,配合蜈蚣专用养殖土,不仅大大缩短蜈蚣的生长周期,也让蜈蚣的生存环境更加透气、保湿、松软,提高了蜈蚣的单位产量。
实现控温养殖后,单位效益可以从一个平方50条提高到500条左右。彭开华欣喜地分享道:“这样不仅节省了空间,而且蜈蚣长得也更快。现在,一条10厘米左右的蜈蚣,可卖2块钱左右。养3个月,就可以长到14厘米,可以卖7块钱左右。”
彭开华在尝到甜头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在蜈蚣养殖高峰期时,每天都要雇佣附近村民20余人次进行装捡,周边不少村民在他的带动下也开始跟着他学习蜈蚣养殖技术。目前,基地蜈蚣主要销售到各大制药企业以及药材批发商。为进一步打开销售渠道,他还自己摸索起了电商销售,他信心满满地表示,2023年将继续奋斗,争取将养殖规模扩大到年产500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