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张徐之、简高琳)近年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两山”理念,结合产业特色,积极发挥人大作用,助推传统天麻种植业从资源消耗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也守住了“金山银山”。
一直以来,种植天麻都是五峰药农创收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传统种植方式以消耗大量木材为前提,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这成为制约该县天麻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为破解天麻种植产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县人大常委会从全县325名人大代表中根据专业特长挑选了20人,于2021年成立了天麻特色产业代表小组。两年来,通过代表小组反复试验发现,由于营养供给方式特殊,天麻只从侵入体内的蜜环菌菌丝取得营养,进行生长发育,木材本身并不与天麻生长发生直接供养关系。代表小组针对这一特性,研发了为蜜环菌提供养分的代料。
该县农科所所长、县人大代表王业红介绍:“玉米芯、茶树枝、秸秆等都可以作为蜜环菌生产的碳源,我们称为代料,在相同产量水平下,一亩田的代料要比传统方法节约60%以上的木材,节约1/3的人工,再就是节约了一半的时间,综合一算,一亩地节约了成本大概7500到1万元左右。”
当前,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打造示范基地、开展专项科研,林下天麻代料生产栽培技术由人大代表先行先试,在全县逐步推广,并且已经初现成效。长乐坪镇桥坪村党支部书记、县人大代表邓峰说:“我们进行了试种,用现在的新型代料来替代原来的断木种植,可以不砍树种植天麻,今年的收成很好,每一个平面产量大概增长了20%。”
接下来,该县人大常委会还将不断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继续推动林下天麻代料生产栽培新技术、新模式、新品种,引导全县农民开展科学种植,并充分发挥人大及人大代表的作用,积极参与瓶颈的突破,积极寻求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走生态发展道路,在享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同时实现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