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闻玉强 通讯员罗峰、张译丹)春暖花开,万物焕新。宜昌市第二届“330”三峡国际人才日系列活动徐徐拉开帷幕,以一座城之名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
宜悦人才,昌达未来。宜昌推出诚意满满、不断升级的人才政策,为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写下生动注脚。其中,工会集体协商激发城市聚才的“薪”动力,成为塑强人才引育支撑的重要一环。
不断升级的人才政策,为城市与人才“双向奔赴”写下生动注脚。(郑家裕 摄)
集体协商大学生工资待遇
青年是城市的活力源泉,有青年的城市才有活力,留得住青年的城市才有未来。
为了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生态,吸引更多青年才俊筑梦宜昌,早在2021年,宜昌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国资委、市工商联、市企业家联合会就联合发起全市大学毕业生就业最低工资集体协商要约行动,企业对新吸纳进入本单位就业的毕业生落实最低年薪标准,即专科生4.5万元、本科生5.5万元、硕士生8万元、博士生20万元。
大学生工资待遇集体协商培训。
(通讯员 供图)
集体协商内容不仅仅针对最低工资,还包括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以及年休假、探亲假、产假等多方面内容,打造适宜青年人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系统,更好激发青年人才创新创造潜能。
今年1月8日,宜昌举行新年首场大型线下招聘会,大多数招聘企业基础岗位待遇有了明显提升,总体薪酬水平增长5%左右。湖北宜化集团招聘员介绍,本科生月薪比去年提高了一千元左右,提高到6000元至7000元,此外,还有员工宿舍、厂车、倒班餐补等福利。
国内酵母行业龙头企业安琪集团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明确博士的起点年薪在30-55万元,并给予公司产权的过渡性住房,加大重大技术创新、重大新产品的奖励力度。
今年,宜昌市创新开展了“百所名校、百名人才”引才工程,走进知名高校,推介宜昌、招引尖才,受到众多高校学生的热烈响应。
宜昌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冯正宏表示,通过集体协商的形式,健全人才薪酬激励机制,构建职工与企业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和谐劳动关系。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让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愿意来、留得住,让宜昌成为青春力量的汇聚之地、青春梦想的放飞之地、青春价值的奔流之地。
冯正宏要求全市各级工会特别是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走进企业,指导更多企业签订工资专项合同,并强化培训,提高集体协商履约质效。
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与宜昌双向奔赴,相互赋能,与城市的发展步点同频共振,澎湃青春动能。
集体协商规范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集体协商不仅对招引人才发挥积极作用,还有利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助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优化改革,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在工业重镇宜都,机械行业(装备制造业)是该市重点培育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六大主导产业之一,在宜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在多年前,该行业内招投标恶意竞争、原材料乱采乱购、用工互挖互撤等乱象环生,导致人才流动频繁,企业用工成本高。行业内恶意“挖墙脚”,也让用工单位不敢加大投入培养人才,严重制约着行业高质量发展。
宜都市机械行业工资集体协商会议。
(通讯员 供图)
如何推进行业健康发展,促进和谐劳资关系,成为宜都机械行业亟需改变的问题。宜昌、宜都两级工会高度重视、主动作为,根据相关政策规定,成立了行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开展实地走访调研16次,与企业、职工进行深度交流,向一线职工发放700余份调查问卷,收集职工的意见和建议。行业工会与行业协会开展多轮激烈的集体协商,最终顺利签订了工资专项集体合同,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乱象问题。
集体协商确定了宜都市机械行业企业16个技术工种行业最低工资标准;明确最低工资标准上浮5%至8%;确定全行业内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幅原则上不低于3%至5%;一线职工工资不得低于企业平均工资水平。
宜都市机械行业工会与行业协会开展多轮集体协商。(通讯员 供图)
此外,双方还就签订劳动合同、加班工资、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健康体检等职工权益事项达成协议。疫情期间,职工与企业共度难关,全行业内企业没有降低职工的工资,职工收入仍然保持在疫情前水准。
行业工资集体协商,规范了行业内同工种的工时定额标准、工资薪酬待遇,解决了企业之间用工互挖互撤“挖墙脚”乱象,让用工单位吃下了“定心丸”。减少了企业职工的不正常流动性,减少了劳资纠纷,有利于企业管理。稳定了高技能人才和技术骨干队伍,企业得以投入经费组织员工开展培训学习,使员工能够沉下心来,专心学习专业技能,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集体协商还在一定程度解决了行业内企业招投标恶意竞争、原材料乱采乱购等丛生乱象,对不正当竞争起到一定的约束、监管作用,构建了互利共羸的和谐劳动关系。
革弊鼎新,如雄鹰换羽、凤凰涅槃。目前,宜都装备制造产业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了产业集群快速发展,工程油缸、输送机械、液压机械、水果加工设备的整体水平位居国内前列。
该市现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5家,省级9家,其中年产值过10亿元企业5家,产值过亿元企业4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