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何黎君)10月26日,国网宜昌市高新区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宜昌市点军区10千伏谭家河线开展无人机三维建模工作,操作人员点击“开始巡线”,无人机就自主巡视线路,并将采集的图像、数据导入三维平台软件,软件自动输出地理实景图上线路杆塔、开关、台区等坐标位置。据介绍,利用无人机巡检较传统人工巡检精度更高,信息更准确。
本次采用的无人机携带集激光雷达、2600W测绘相机、红外测温仪等多源数据于一体的智能吊舱,可自动跟踪导线自主飞行,进行配电线路通道建模,在地理实景图上,快速生成线路通道三维点云模型,并根据配套软件实时更新线路台账,进行主要的缺陷拍照,规划精细航线。
据介绍,模型建成后,运维人员可以依据航线,利用无人机复飞巡检。通过数据导入到三维平台软件,进行杆塔台账、线路三维可视化数据、航线整合管理,形成三维地理位置接线图,并能对杆塔缺陷、树障、外破精准识别,大力提高巡线效率,从而更加高效地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据了解,该公司新引进的无人机自主飞行三维建模,行驶速度为4-5米/秒,以前需要人工巡视1小时的线路,如今利用无人机不到20分钟就可以完成,操作也很简单,工作人员只需在车上进行遥控,巡视效率大幅提升。
下一步,该公司将持续探索运用无人机自主巡线,在12月31日前对所辖67条配网线路完成三维建模覆盖率100%,逐步实现配网线路运维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管理,确保安全可靠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