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闻玉强 通讯员王元兴、罗峰)引导企业和网约车司机坐下来面对面谈,寻求双方利益最大公约数。经过四轮集体协商,11月7日,在宜昌市总工会的大力推动下,该市首份网约车司机集体合同在宜昌大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落地,1200多名网约车司机合法权益有了保障。
近年来,网约车成为城市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作为新就业群体,网约车司机面临着诸如劳动关系不明、社保福利缺失、职业安全保障不足等问题。签订集体合同可以明确规定司机与平台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保障网约车司机权益的重要手段。
宜昌大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9月,主要经营网约车事务代理、汽车租赁、汽车销售、司机服务等汽车相关事务。2022年11月该公司建立企业工会,是2023年省、市两级集体协商典型培育的新业态企业。
“最核心的是收入分配问题,希望平台能降低抽佣,增加师傅们的收益……”
“平台运营成本也不低,客服、运营、研发等成本都比较高,但我们会切实考虑网约车师傅们的诉求……”
在集体协商中,几番协商,有商有量,有理有据。最终,平台对网约司机的抽佣比例调整到双方都认可的比例,现场响起了热烈掌声。
在7日的协商会上,该公司职工方代表还就职工生活福利、困难职工帮扶、“两站一场”停车等议题,与企业方代表进行协商。双方代表通过列数据、引行业规则、对比同类公司、运用法律法规等形式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最后各项协商议题均达成共识,协商会取得圆满成功。
职工代表苏成怀说:“做网约车司机这么多年,体会到了工会集体协商的力量,感到很幸福,很有归属感”。
公司工会主席朱婉洁介绍,集体协商是企业与职工沟通的平台,通过集体协商,谈出了与工友的深情,谈出了平台对网约车司机的关心,谈出了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谈出了全市第一份网约车平台司机集体合同。
朱婉洁说,下一步,双方将正式签订集体合同,提交人社部门审核,并逐项进行落实。
近年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大量涌现,新业态领域的企业组织形式和职工就业方式的变化给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为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宜昌市总工会以宜昌大楚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作为新业态企业集体协商典型培育单位,通过本次协商以点带面将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和做法借鉴、复制到其他新就业形态企业。
宜昌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敏表示,作为宜昌市第一份网约车平台司机的集体合同意义重大,这是宜昌促进新业态行业规范化管理的大胆尝试和突破。通过本次协商,切实保护了网约车司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促进了全市网约车平台健康持续发展,这是企业方和职工方双赢的结果,将对整个行业产生积极的影响!
据了解,截至目前,宜昌市总工会已经指导27家新业态企业开展了集体协商,切实维护了新就业形态职工的合法权益,提升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