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闻玉强、皮雪静 通讯员黎文来、谢艳然 实习生喻柳凤)橘颂宜都兴,橘红富乡亲。11月10日,2023首届湖北宜都“橘韵谜乡”柑橘嘉年华暨三峡橘醋文化旅游节在宜都市红花套镇柑橘文化广场盛大开幕。
以橘为媒,以节会友。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种植大户、电商达人、游客等2000余人汇聚一堂,赏橘品橘、产销对接、展销推介、共襄盛“橘”。
11月10日,2023首届湖北宜都“橘韵谜乡”柑橘嘉年华暨三峡橘醋文化旅游节开幕。(宜都市委宣传部 供图)
橘乡盛会,赴一场甜蜜之约
上午9时许,活动在精彩的歌伴舞《橘醋飘香醉千秋》中拉开序幕。开幕式上,14家助推宜都柑橘稳步发展的企业、合作社被授予“宜都市柑橘产业发展贡献奖”和“柑橘产业发展特别贡献奖”。
宜都市人民政府为华中农业大学教授谢宗周、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副院长邓张双颁发“宜都柑橘产业发展顾问”证书;聘任王笑、肖飞等6名网红电商达人为“宜都柑橘网络推广大使”。
以橘为媒,以节会友,橘乡宜都甜蜜相约。(闻玉强 摄)
宜都土老憨、可山农业、创绿柑桔专业合作社等本地企业与外地客商进行了柑橘鲜销对接和精深加工销售集体签约,总签约金额3000余万元。
电商达人,现场直播带货。(裴蜀华 摄)
开幕式现场还举办了“橘子红了富乡亲”主题艺术展览、主题文艺展演、农特产品(柑橘)电商直播营销等活动。
三产融合,百亿产业再进阶
宜都地处北纬30度、长江和清江交汇处,为宽皮柑橘生产优势区域,是“中国柑橘之乡”,这里发现过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柑橘物种之一——宜昌橙,柑橘生产历史已有数千年,诗圣杜甫在游览宜都橘园风光时曾留下《甘园》诗篇。柑橘也是宜都种植面积最大、涉及农户最多的农业产业之一,全市现有橘园30余万亩,柑农数以万计。
如今,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三产融合”举措,宜都打造了全国最完整的柑橘产业链。
产销对接、展销推介、共襄盛“橘”。(裴蜀华 摄)
当天活动现场,可山农业、创绿生物和土老憨集团等三家柑橘企业代表分别登台,从种植、鲜果销售、三产融合发展三个方面展示了宜都柑橘从1.0种橘子,到2.0卖橘子,到3.0加工橘子,到4.0“赏橘园生态美景,住橘乡农家民宿,吃橘子特色美食,品橘颂历史文化”的进阶升级。
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宜都市致力于做大橘经济、发展橘文化,依托全国唯一的“国家柑橘公园”发展旅游业,柑橘产业正推动着三产融合发展,成为全要素、全产业的“甜蜜产业链”。
“宜都蜜柑”品牌价值达到42.51亿元。(李莉 摄)
宜都市文旅局紧抓此次旅游节举办契机,现场发布了3条宜都冬季旅游线路、10个柑橘旅游采摘地。涵盖宜都冬季观光、养生、民俗等多个旅游项目和特色点位,让人心驰神往。
近年来,宜都坚持以农文旅融合拉长柑橘产业链条、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今年,宜都柑橘总产量预计将达到70万吨。丰岛罐头、土老憨橘醋等“宜都蜜柑”系列产品畅销全国,出口到欧美20多个国家和地区,柑橘产业链总产值突破100亿元。
一“橘”成名,宜都领“鲜”启新征
漫山金果满枝头,橘醋飘香醉千秋。柑橘串起甜蜜产业链,2022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显示,“宜都蜜柑”品牌价值达到42.51亿元,位居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16位,跻身中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助推器”。
柑橘串起甜蜜产业链,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振兴“助推器”。图为宜都知名剪纸老艺人艾道新创作柑橘主题剪纸作品。(闻玉强 摄)
近年来,宜都依托以龙头企业为牵引的柑橘产业链,实现了对柑橘的吃干榨尽,而且深入探索把柑橘资源与旅游业结合起来,打造了全国唯一的“国家柑橘公园”,建设了宜都市柑橘文化体验中心、土老憨橘醋庄园。
该市持续推动生态治理,打造高标准农田,建成了全国唯一以柑橘全产业链为旅游文化元素,集合农业、工业、旅游业的“三峡橘醋文化旅游区”,并于今年10月成功入围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名单,年接待游客达621.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5.49亿元。以“中国谜语村”青林寺村为核心的青林休闲旅游区已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宜都市成功入选2023年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创成全省首批“荆楚文旅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