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罗家畈村的柑橘园里,迎来一年一度丰收季。“爸,我带他们摘橘子去了,你就在门口晒太阳,别走远了!”和往常一样,熊兆珍安顿好田德云后,就带着五六名橘农到自家果园摘橘子去了。
田德云今年92岁,是熊兆珍的前公公,自前任丈夫去世后,熊兆珍默默继续承担赡养责任,34载如一日,无一声怨言。
1989年,熊兆珍嫁给本分老实的田国虎,婚后育有一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原本蒸蒸日上的一家遭遇了变故。2002年,田国虎兄弟二人不慎落水,意外去世。田德云一夜之间失去了2个儿子,悲痛万分。
顶梁柱倒下,但生活还得继续,如蒲柳般坚韧的熊兆珍,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一边强忍悲痛开导公公婆婆,一边默默扛起了家庭所有重担。
2004年,亲戚给她介绍了一门宜昌城区的亲事,她坚持要求男方上门,一起照顾两位老人,“老人已经失去了两个儿子,我再撒手不管,他们可怎么活。”
机缘巧合,熊兆珍后来认识了小溪塔街道官庄村的李自兵,李自兵钦佩她的为人,主动愿意上门承担老人抚养责任,婚后两人又育有一女。
为照顾老人,婚后李自兵主动上门,来到了罗家畈。稻花香制酒厂上班的他,每天凌晨4点就要出门,下午5点才下班,一周6天,家里全靠熊兆珍一人打理。妻子的难,李自兵渐渐理解,“前后左右的关系,田地果园打理,家里的事全靠她,为人处事,知人待客,桩桩件件处理得明明白白。”
2007年,为给家庭增加一份收入,熊兆珍开始琢磨柑橘种植,种树、护苗、嫁接、消杀……经过3年的精心栽培,2010年,终于迎来了柑橘丰收。现在,特早熟、早熟、晚熟等多个柑橘品种,共600余,棵近10亩的柑橘园,已成为家庭稳定的收入来源。
2019年,前婆婆检查出肺癌晚期,为更好照顾老人,熊兆珍辞去了工作,专心照顾老人,在熊兆珍的悉心照料下,老人晚年走得很安详。
疫情期间,田德云感冒高烧不退,丈夫和儿子都在隔离,照顾老人的重担压在熊兆珍身上,拖着同样高烧不退的身躯,这一照顾就在医院里的椅子上靠了半个月。“在屋里熬骨头汤、鱼汤,给我蒸肉,去一次变一个样,晚上又没位置睡。”回想起那段日子,田德云心中满是愧疚,我现在享他们的福,待我像亲生的,就是我对不起孩子们,拖累他们了。
坚持34载的孝心善举,早已成了当地的佳话。“对老人蛮有孝心,把老人送去住院,接医生来输液,一直都是她。”提起熊兆珍的事迹,邻居吴家珍连连夸赞,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是儿媳,别人一般做不到的。
“都到了退休的年纪了,她还是一点也不闲着。”罗家畈村工作人员刘克翠这样说。家里的果园、田地打理得井井有条,村组群里发的招聘信息,只要合适,她都积极争取。“闲不住,人能干”是村里人对她的一致评价。
2023年6月,熊兆珍上榜2023年4-5月孝老爱亲类“宜昌好人”。邻里纷纷表示“她担得起,她是真的有孝心,真能干”,面对这样的荣誉,熊兆珍总是淡然一笑,只觉得是自己的分内事。“要感谢现在的老公,没有他的支持做不好。”
坚韧、乐观、勤奋、孝心,34载的日夜坚持,熊兆珍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以一副瘦弱的身躯撑起了一个家,也以一副大孝之心影响着身边的人。儿子田野对她打心眼儿里佩服:“赡养老人,对老人的尊敬,对子女的照顾,她是我们的好榜样。”(刘睿、尤鑫文、刘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