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见习记者裴蜀华 通讯员黄易琛)11月27日下午,记者从宜昌城区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建设新闻通气会上获悉,作为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试点城市,宜昌城区已基本建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住建部测评中连续7个季度保持全国86个中等城市第一档。
据介绍,宜昌城区1417个居民小区3313个分类投放网点实现了“五有”改造全覆盖,配备垃圾分类收运车317台,建成生活垃圾分类转运站33座,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基本形成。同时,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利用能力逐步提高,处理能力1500吨/日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00吨/日的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均已建成投产,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持续稳定运行。另外,宜昌城区还建成4个绿色分拣中心和30个绿色回收站。
“我们将通过不断提升中端规范化收运和末端专业化处理水平,倒逼前端精准化分类。”宜昌市城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李峰表示,宜昌将进一步完善厨余垃圾(含餐厨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四分类”体系,建立完善分类投放精准化、分类收运规范化、分类处理专业化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到今年底,城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将达到42%,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将达到65%,厨余垃圾分出率将达到20%以上。
此外,宜昌城区将进一步建立完善大件垃圾、建筑垃圾(含装修垃圾)、园林绿化垃圾“三分流”体系,建立建筑垃圾(含装修垃圾)长效管理机制,形成布局合理、制度完善、技术先进、全程可控、利用高效的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到2025年,宜昌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将达到60%以上。同时,建立大件垃圾一体化收运机制,形成管理责任清晰、处理专业高效的大件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建设城市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理设施,推动城市园林绿化垃圾低碳循环、资源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