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闻玉强 通讯员侯艺薇、王佳欢、周明星、巩家楠)12月2日,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第四届会员大会在宜昌举行。大会回顾总结了第三届理事会工作,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祖龙教授当选新一届会长。宜昌市政协副主席、三峡大学副校长陈和春出席大会。湖北省民族学会、湖北华夏人文艺术研究院、湖北省演讲协会发来贺信。
陈和春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在三峡地区民族文化挖掘记录、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传承利用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特别是以《三峡通史》《宜昌文化简史》《宜昌海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为代表的重大委托项目,充分展现了该会科研团队的实力,也为该会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希望,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依托区域优势,充分发挥高校服务地方的功能,积极为宜昌、三峡区域和武陵山地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建言献策。
开幕式由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三峡大学民族学院院长曹大明教授主持。现任会长王作新教授代表第三届理事会作了工作报告。报告介绍了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在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与对外合作、平台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同时,对协会下一步工作提出队伍建设要薪火相传、平台建设要保障有力、科学研究要特色鲜明、社会服务要脚踏实地的四点建议。
会议审议通过了第三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党建工作报告、财务报告以及章程和会费标准。
会议选举产生了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举行第四届理事会: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祖龙教授当选新一届会长,湖北省区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长江大学)首席专家孟修祥教授,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黄柏权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吴琦教授,三峡大学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守文教授,三峡晚报副刊部主任冯汉斌,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袁波澜副教授当选副会长,袁波澜兼秘书长。大会提名产生了35位研究会理事,大会还聘请了王作新教授作为特聘研究员。
新任会长王祖龙教授在大会上对未来工作提出展望,他表示将努力打造新型高端智库,依托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研究中心,着力加强三峡地区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相关问题研究,形成一批具有较高政策价值和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和咨询报告,为三峡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未来五年,以研究会为纽带,整合各种资源,广聚贤才,搭建平台,推动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在全国高校智库100强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教育部研究基地迈进;争取早日把《山地文明研究》建设成CSSCI集刊,使研究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王祖龙还并强调了学术研究扎根田野的重要性,他希望新任会员们能够遵守章程,同心协力,共同推进研究会的工作。
湖北省社科联学会部副主任文嵘、宜昌市社科联副主席张玉、宜昌市屈原学会副会长李孝配在会上分别作了发言,表达了对研究会的祝贺和支持,并表示愿意与研究会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本地区文化研究的繁荣发展。
据了解,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成立于2002年,长期致力于长江三峡地区(重庆至鄂西)的山水旅游、历史考古、人文地理、制度经济化、历代名人、少数民族、水利水电工程等区域文化研究。
本届大会由三峡大学主办,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三峡大学民族学院、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三峡大学、武汉轻工业大学、湖北民族大学、湖北文理学院、湖北省区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湖北华夏人文艺术研究院等高校、科研机构100余名专家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