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杨妙纯、易征鸿、李帆、蒋子沫)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12月2日,三峡大学讲师团师生前往屈原故里秭归县,深入乡村产业考察乡村振兴成果,探访“绿水青山之路”、“文化寻根之路”和“思想探源之路”,深切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价值,在“大思政课”实践调研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绿水青山之路”: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成果
上午9点,师生们走进湖北屈姑国际农业集团,通过对柑橘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实地考察,深刻感受到了秭归县的脐橙文化,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要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通过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助力乡村振兴,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澎湃动能。
“文化寻根之路”:感悟挺膺担当英勇无惧的家国深情
师生们一行来到屈原爱国主义教育及廉政教育基地,深入了解屈原思想及精神内涵,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秭归柑橘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加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传统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也更加激发了师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并坚定廉洁奉公的美德。这也提高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让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屈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对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坚持内外课堂结合、内修与外化相统一。本次课程思政课堂落实在祖国大地上,将思政元素融合在民族历史里,真正使思政课发挥其实践效力,持续推进“大思政课”教学体系建设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用丰富而鲜活的事实和案例启发学生,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根本方法变成管用办法,引导学生悟道明理,立鸿鹄志,做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