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姝亚 通讯员余小康)12月11日-13日,2023年第四期湖北省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在宜昌举行。本次活动由湖北省人社厅主办,宜昌市人社局承办,来自我省生物医药、现代化工、清洁能源相关领域的博士、博士后、博士后设站单位管理人员等15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本次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以“科技赋能绿色发展”为主题,聚焦生物医药、现代化工、清洁能源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湖北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一丹在致辞中表示,博士后是国家战略人才的组成部分,对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省人社厅作为博士后管理服务部门,致力于培养在全国有竞争力的科技人才后备军。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博士后工作,目前全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达213家,工作站138家,创新实践基地183家,涵盖了全省重要科研平台和主要产业,全省在站博士后达4300余人,累计培养1.3万余人。
本次活动邀请了华中科技大学、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李子福教授,以及长江科学院野外科学观测中心副主任、水资源所副总工王永强,他们分别就“生物力纳米肿瘤学”和“长江上游巨型电站群水电调度运行决策支持关键技术”作专题报告。
为充分交流互动,活动还组织参会代表深入企业分组讨论,由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别主持,博士后代表、博士后平台管理人员围绕主题深入交流,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动态,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为了让与会代表更直观地了解清洁能源的实际应用,活动还安排了三峡水利发电厂实地考察环节,带领大家领略了三峡大坝的雄伟壮观,进一步了解了水利发电的工作原理及其对环境保护的积极贡献。
近年来,我省通过完善政策制度、健全资助体系、搭建交流平台、做好服务保障等多种措施,充分激发博士后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为湖北省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未来,湖北省将继续加强对博士后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持续推动政策迭代、待遇加码、服务升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博士后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