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裴蜀华 通讯员王国行 实习生喻柳凤)日前,省委政法委对全省101个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进行表彰,宜昌12项成果获评全省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12月20日,“荆楚政法基层行”第二期活动走进宜昌,深入挖掘宜昌各地坚持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矛盾纠纷的好经验好做法,发现为民服务的基层感人故事。
调研组在当阳市人民检察院调研。(喻柳凤 摄)
调研组先后走进云集街道果园路社区、桃花岭社区、综治中心,采访人物故事,挖掘典型案例,实地考察云集街道家事调解“三步三变”工作法创新成效。
“大家各自网格里排查发现的纠纷隐患,这几天一定要抓紧上门核实,联合多部门调解。”“老旧小区电梯加装有一段时间了,大家在网格巡查的时候,多了解下居民的使用感受和诉求。”一大早,云集街道各社区综治专干便和网格员摸排辖区内矛盾纠纷风险点。
为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不断丰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本土化内涵,云集街道围绕家庭婚恋纠纷排查调处化解,探索家事调解“三步三变”工作法,通过多元联动“摸底子”、风险评估“过筛子”、调处化解“开方子”三步走举措,变“单打独斗”为“群策群力”,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变“末端堵漏”为“前端治理”,最大程度将家庭婚恋纠纷吸附在基层。今年以来,云集街道共受理家庭婚恋纠纷147起,调解成功率达98.6%。
调研组在云集街道考察家事调解“三步三变”工作法创新成效。 (喻柳凤 摄)
“打开手机扫一扫,让群众诉求在‘指尖’悄然化解。”来到当阳市人民检察院,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服务平台让调研组眼前一亮。
2018年,当阳市人民检察院首创搭建智能化服务平台,开发“老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微信小程序,群众“扫一扫”家门口的二维码,就能了解检察机关职能作用、群众诉求受理范围,向检察机关举报控告、提出申诉、申请国家赔偿、司法救助,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反映诉求、寻求救济。
群众扫码登录“老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服务平台。(通讯员供图)
“矛盾纠纷、个人诉求、公共服务……职责内按流程处理,职责外的诉求,我们通过数据融通,联合交通、城管、妇联等多部门联动解决。”当阳市人民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龙贵兰介绍,自平台搭建以来,小程序二维码在当阳178个村(社区)全覆盖,关注人数突破10万+,反映诉求3200余件,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