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最新消息

三峡大学长江大保护科普宣传队走进校园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7日19:17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王超、贾漫珂、段凌文、刘津赫)近日,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学生党总支、三峡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荟聚才华”学生党支部、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艳锋志愿者服务队、三峡大学“寻绿长江”社会实践队在宜昌市多所中小学开展以“长江大保护——破解‘化工围江’”为主题的科普宣讲和志愿服务活动。

图片1.png.png

在夷陵中学,科普活动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300余名高中学生和教师在现场聆听,五峰、长阳等十余所高中教师在线观看。三峡大学刘立明、贾漫珂两位副教授通过线上授课方式,介绍空气中NOx和甲醛的产生途径、污染机理、测定原理和方法,让中学生了解了贴近生活的化学知识。三峡大学2021级化学专业罗德胤、刘小莉、丁茉然3位同学通过现场实验,演示空气中NOx和甲醛含量测定,直观生动。

图片2.png.png

图片3.png.png

在长江边,刘立明老师以滚滚江水为背景,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科普课程。他围绕宜昌典型的磷矿资源,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三磷”问题,以及长江沿岸关于“三磷”问题处理而取得的成效,他呼吁大家积极响应号召,积极参与长江大保护,共同守护我们的母亲河。

图片4.png.png

在冯家湾小学,贾漫珂老师作了题为《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普讲座,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为同学们科普了生活中化学常识,刘立明老师作了题为《化工“三废”危害及处置方法》的科普讲座。

图片5.png.png

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艳锋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为冯家湾小学的同学准备了“碘钟实验”“黑水变清”“神奇的水”“红绿灯”“无字天书”等5个趣味实验。神奇的“碘钟”黄色与蓝色交替出现,像钟摆一样来回变换;黢黑的污水很快变清,仿佛施了魔法;摇一摇,黄色变成红色,再摇一摇,变成绿色,静置又恢复为黄色的神奇“红绿灯”;还有无色透明的“墨水”写出鲜红的大字。现场的同学们赞叹不已,感受到了化学的魅力。

图片6.png.png

此外,在校门口、大街上,宣传队员们还进行了科普宣讲,准备了长江大保护的系列科普展牌,过往的学生和家长纷纷驻足观看,志愿者们耐心细致讲解,解开大家心中对化工的一些“误解”。

“今天特别开心,看到了好多神奇的实验,学到了很多知识。“上完科普课的罗同学这样说到。

“看了这个海报,我才发现,原来化工企业也没有传说的那么危险。“校门口接送孙子的陈奶奶谈到。

图片7.png.png

据了解,该活动得到了湖北省鱼类过坝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开放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学生工作品牌)的资助,是《长江大保护--破解“化工围江”》科普项目的系列活动之一。近年来,三峡大学一直依托专业特色,助力宜昌周边地区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推动长江大保护落到实处,致力于宣传长江大保护知识,让学生成为科普实践的践行者,让更多人成为知识科普的受益者和环境保护的行动者。

【责任编辑:曹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