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最新消息

可惜我文笔平平,写不尽梅家河这一年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8日22:43 来源: 湖北日报客户端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田路)星霜荏苒,岁序更新。刚刚过去的2023年,梅家河乡紧扣“做强实体、做特集镇、做美乡村、做优民生、做实基础”的目标要求,牢固树立“两山”理念,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积极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在打造“三峡生态文明窗口最美‘绿心’”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可惜我文笔平平,写不尽“身在山区 心向大海”的耕耘

梅家河乡地处长江支流和大巴山余脉,是典型的山区小镇,国土面积101.49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5%,常住人口仅有6000多人。但是,全乡群众身在山区、心向大海,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摒弃山区心态、跳出小镇思维,主动谋划、主动作为,切实在不同的工作领域和工作维度争示范、作表率,以一域工作成效为秭归全域发展添光彩、作贡献。

过去的一年,梅家河乡发展后劲持续强劲。乡党委政府组团赴浙江招商引资,成功签约梅家河乡智慧水务开发项目、梅家河乡高山生态农旅融合项目、梅家河乡和美乡村农旅融合项目、味源商贸特色农产品加工项目,启动财政衔接资金项目9个。

过去的一年,梅家河乡第三产业实现历史性突破。集餐饮、住宿、会务等功能于一身的善兮酒店落地。“过去,我们吃饭都往两河口镇跑,现在一到饭点,他们都来到我们这消费,我们小镇也有了吸人聚人的磁力。”集镇上的居民感叹道。

过去的一年,梅家河乡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建设各类农业种植样板园35个,建成万亩外贸出口脐橙示范基地、千亩老区高标准烟叶示范基地、食用菌种植基地、中草药示范种植基地,形成了龙王山、陈家埫、三掌坪、郑家岭等一批产业特色村。陈家埫村林下经济发展经验被荆楚网、湖北日报和秭归发布等平台宣传报道。

可惜我文笔平平,道不尽这“顽强拼搏、克难攻坚”。只愿记下全乡这一个个高光时刻,继续加压奋进。

可惜我文笔平平,写不尽“既要金山银山 也要绿水青山”的担当

梅家河乡作为长江干流一级支流清港河的上游地区,保护好清港河一江清水、两岸青山,实现流域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具有区域功能、县域影响,既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标志性探索,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全乡上下始终扛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政治责任,加速拓宽“两山转化”路径,走出了一条“既要绿水青山 也要金山银山”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之路。

过去的一年,梅家河乡依托优势生态资源,始终坚持“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多措并举抓好乡域生态环保工作,用绿水青山敲开经济发展大门,擘画崭新发展蓝图。先后被评为湖北省森林城镇、省级卫生乡镇;下辖的王家坡村、龙王山村先后荣获“省级生态村”称号,三掌坪村荣获湖北省“森林乡村”称号。

过去的一年里,梅家河乡牢牢树立“小而精”的理念,持续对标先进,对外畅通、对内优化,全面提升集镇功能品质和宜居水平。将共同缔造理念植入宜居乡村建设,健全集镇建设管理维护机制。发挥集镇居民自管理事会作用,完善“门前四包”制度,创新推进“红色”物业,完善集镇公约和村民自管公约。积极开展“最美庭院”评比,发挥党员、代表、示范户的先锋模范作用,实施“一户带多户”策略。突出“微治理”,从严整治乱停乱放、违规搭建行为。做好拆违拆危“减法”,不断补齐环境短板,由党员干部示范带头、群众积极行动,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着力完善集镇功能配套,优化管理和服务水平。争取项目资金新建集镇生态停车场及休闲广场,加快推进农旅融合中心项目主体建设,实现农旅产业融合发展新突破。配套完善道路、排水、供电、通信、园林绿化、信息网络等公用设施,不断提升集镇容积。推动梅家河乡智能立体化停车场落地,进一步扩大集镇停车容量。持续巩固“擦亮小城镇”成果,奋力争创市级示范乡镇。

“这个镇很小,却处处都适宜打卡拍照,现在刷抖音,附近到处都是俊男靓女在镇上采风,可养眼啦。”居民宋金兰说。

可惜我文笔平平,道不尽这“建成精品、提升品质”。眼下,梅家河一手抓老区更新改造,一手抓新区高标准建设。“我们不比规模比品质、不比人口比服务、不比数值比‘颜值’,让梅家河乡成为秭归西南心驰神往之地。”乡人大主席团副主席邓钦说。


【责任编辑:曹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