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闻玉强 通讯员杨威)改革创新驱动,营商环境“出圈”。记者1月31日从宜昌市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共有13项改革事项入选2023年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名单,其中,包括12项省定试点改革事项和1项地方自主探索的改革事项。
宜昌市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上,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向兴华(左二)介绍五峰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创建情况。(林潇 摄)
此次入选的改革事项为:小型工程施工项目部管理人员配备改革、住宅小区充电桩报装便捷服务、探索投资项目“场景化"审批新模式、探索创新信用场景应用、“首贷担”助力小微企业信用培植、在建工程建设项目预付工程款授信探索、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程序立案收费改革、“六停五不”规范执法便民利企、劳动力资源信息化建设、探索市场主体除名制度试点、“拓展涉企领域‘免证明’应用场景”改革、探索全流程气象公共服务,以及医保服务不出村“便民医站”。项目涵盖司法、金融、审批、能源、人力资源、气象、医疗等领域。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指南。(资料图)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最好的‘梧桐树’、最大的‘吸铁石’。五峰自治县委县政府坚持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积极对标全国一流,完善工作举措,加大攻坚力度,全力创新突破,在便企利民的各领域积极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探索,出台大量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举措,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
立足先行区创建“小切口”,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大文章。2023年以来,该县以控制成本为核心,全力做好服务增效的“加法”、降本减负的“减法”,助力经营主体打通“任督二脉”。奋力打造综合成本“洼地”和营商环境“高地”,加快创建全国“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县,为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贡献五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