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谭国荣、田从南)在宜昌市看守所,有着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女子管教队”,她们承担着全市女性犯罪嫌疑人羁押期间管理教育的任务,她们坚持“教育、转化、挽救”的文明执法理念,她们立足岗位拓展职能积极开展社会矛盾化解工作,为服务社会平安稳定贡献了“巾帼力量”。今年春节,宜昌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上官福令为她们送来了“集体三等功”奖状。
她们为什么在这里——她之爱
看守所是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特殊战场,是服务执法诉讼的特殊阵地。24小时“正常营业”、365天“不打烊”是“女子管教队”工作的常态,高墙电网之下是她们忙碌的身影,帮助女性在押人员回归社会和家庭是她们无私的大爱。
85后女警马丽亚警校毕业后就被分配到看守所工作,在经历了最初的不知所措后,她迅速适应环境、积累经验,以细腻认真和果断干练的作风把业务工作处理得井井有条,很快成长为女子管教岗位的行家里手,2022年被提拔为特殊监管大队副大队长,担任“女子管教队”队长。
女性犯罪嫌疑人王某年逾六旬,入所后异常焦躁,经深入谈话得知,王某担心家中几头即将出栏的肉猪无人管理,马丽亚与管教民警裴鑫铭多次与王某所在村村委会核实、沟通情况,最终村委会帮王某将猪出售,王某终于平静下来,只有小学文化的她用一天时间写下一封“雪中送碳”感谢信交到管教民警手上。
女本柔弱,但在女子管教民警的工作中,她们必须具备更多的刚强和坚韧,既要有治服在押人员的招法,还要以大爱照亮她们回家的路。
她们经历了什么——她故事
监所安全无小事,确保绝对安全是“女子管教队”必须坚守的底线。“我没犯法”“我想死”……面对形形色色的犯罪嫌疑人,看守所“女子管教队”的工作绝不只是“看一看、守一守”就能完成任务的。
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是女性违法犯罪的普遍特征,有的女性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后坚持认为自己并未触犯法律、没有过错,还有的在被羁押后情绪极不稳定、极度悲观脆弱。宜昌市看守所“女子管教队”在实践中摸索总结出“以法管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三步曲管理法:收押后第一时间开展谈话讲明制度规矩;掌握被管教对象所涉案情指出其法律责任;耐心倾听她们的诉说,了解其实际困难。
未成年犯小莉现年17岁,在“朋友”的介绍下做了违法犯罪的事,被判处六个月有期徒刑,看到她沉默茫然的样子,管教民警文道玲很心痛,专门做了一份她喜欢吃的青椒肉丝为其加餐。小莉终于开口讲话,她说不是她没有感情,而是无处诉说,她从未见过自己的母亲,自幼与奶奶相依为命,看到同龄人都在上学她就想哭,父亲一年难得回来一次,小莉从来不叫他爸爸。管教民警辗转联系上小莉的父亲,在家属会见室,小莉父亲听到戴着手铐的女儿第一次喊他“爸爸”,顿时泪流满面,颤抖着拿起对讲电话却久久说不出一个字。
对于各种在押人员余怒未消的狂躁、作茧自缚的懊悔、浴火重生的决心,“女子管教队”队员每天都在经历,她们不想讲“故事”,只愿天下安宁。
她们有什么了不起——她力量
作为公安监管队伍中的“女子管教队”,她们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在严格规范执法的同时,这些女警们还“身兼多职”,她们要像老师一样帮助在押人员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要像心理医生一样拯救她们扭曲的心灵,要像母亲一样给她们灰暗的世界带来温暖和希望。
女性犯罪嫌疑人张某入所后整日以泪洗面,不断念叨“老天啦,怎么办哟”,她想不通,自己一辈子务农,抓些小动物卖了,怎么就犯法了,还要坐牢,又牵挂着家中中风的老伴,让她感觉天塌下来了。针对张某的问题,“女子管教队”决定一手对张某加强法制宣讲,教育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触犯了法律就必须承担责任;一手开展“一人一策”帮扶工作,派出工作组专门到张某家中实地走访,协调村组解决张某家中突出困难,张某得知管教民警到她家中看望、且家人生活医疗都有基本保障,如释重负。
既怀菩萨心肠,也有霹雳手段。女性犯罪嫌疑人吴某多次装病,要求出所就医,企图以此逃避法律制裁,“女子管教队”组织人员专门押送其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拆穿其谎言,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完成诉讼环节,将吴某投送监狱服刑,有效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三八”节来临,近日,宜昌市看守所“女子管教队”在女子监区组织开展“爱自己,走好回家路”主题系列活动,邀请2名专业老师走进监区分别开展心理团辅授课、收纳整理技能培训,开展“家”主题征文,播放1部励志电影,旨在帮助女性在押人员自爱自强、悔过自新。
每一份工作都是一种使命和担当,宜昌市看守所“女子管教队”的工作平凡而普通,但做起来却并不简单。她们扎根高墙之内,默默坚守,日夜绽放出“希望之花”;她们身处监管与被监管斗争一线,迎难而上,在封闭的环境中释放着公安执法的力度与温度;她们不让须眉,屡建奇功,以“一个班”的兵力打出了“半边天”的战斗力。一路走来,有艰辛、有力量、有荣誉,近年来这个团队中涌现出一等功臣、二等功臣,2023年荣立集体三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