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融媒讯(通讯员 吴凡)近年来,宜都市姚家店镇创新实施小公约、小民主、小服务、小调解、小平安“五小工程”建设,努力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完善“小公约”,培育一方共识
从培育一方共识入手,全镇11个村(社区)均制定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示范湾组制定“湾组公约”,并配套建立约束惩戒机制,每年开展4次道德评议会,村民自己评定文明诚信标兵,切实提高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能力。
健全“小民主”,倡导一起成事
广泛开展“围楼夜话”、屋场会、湾组会,村(社区)大力推行民主协商、网格共治,协商解决村(社区)治理中产生的各类矛盾纠纷和问题,就当前重点、现有难题进行面对面沟通,形成干事合力,倾听群众意见,让群众“当家做主”,实现从“要我干”向“我要干”,“村组做事群众看”向“村组群众一起干”的转变,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
据统计,2023年,该镇共召开屋场会158场次,收集社情民意296条,解决民生问题263件,民主评选表彰“美丽庭院”11户、“好公婆”“好媳妇”55人、“和美家庭”50户,以身边好人好事引领带动,真正达到一个标杆一段佳话、一面旗帜一片新风。
深化“小服务”,树牢一心为民
抓住为民服务这个关键,高标准建设镇“一站式”服务中心、村(社区)综合服务站点,加紧推进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品改进程,积极探索“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村级合作社及种植大户做好示范引领。
2023年,成功完成黄莲头村200亩连片区域柑橘品改,通过合作社以及电商平台,成功将25000斤“宜都晶红”销售一空,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同时,该镇成立“姚帮帮”志愿服务队,涵盖民政、农业、教育、卫生、计生、住建、公安、工商、税务、司法等20多个服务项目领域,全年累计办理各类便民服务事项1.4万件,平均每个工作日办理50件,办结率达到100%;社区以小区党群连心站为支点,优化社区便民服务,推动党群服务、公共服务、物业服务、共享服务持续下沉,水、电、气、银行等公共服务单位定期在小区开展代办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能够办齐各类事项,便民服务覆盖面达到100%。
加强“小调解”,力求一调成功
充分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专业优势,包括法治村主任、法律顾问等,通过普法、司法调解,让当事人充分表达,依法上访,从而达到解决矛盾的目的。
各村(社区)共聘请11名法律顾问、11名法治村主任、253个治安中心户,有效发挥治安中心户维护平安稳定的作用,努力构建“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社会环境。在村(社区)、派出所、司法所建立人民调解室,全镇97%以上的矛盾纠纷在镇、村两级得到有效化解。
2023年镇、村两级法律顾问共深入参与信访调解90余件、重大事项决策1件、合同起草审核98件,为群众提供法律宣讲45次、提供法律咨询324次。
维护“小平安”,发挥一网活力
抓好网格化管理,全镇11个村(社区)全部配备专职治调委员,配备社区专职网格员18名,配备社区民警26名。按照“一格一员”的配备要求,做到专职网格配备率100%。
警务协管员全面下沉融入综合网格,配合网格员开展日常工作。依托中心警务站,实现警务类警情和非警务类警情双向派单、联勤联动、闭环处置;严格落实每月信访排查联席会议制度,组织卫健、妇联、派出所、司法所、退役军人服务站、中心戒毒社区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矛盾风险隐患分析研判,按照“事权匹配、分级负责、多元化解”原则,提出研判意见和防范措施,处置措施压实责任到人,督办检查到事,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创新开展每月通报总结制度。
每月发布工作提示,总结本月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安排部署下月各项重点工作,月底镇直各单位对各村(社区)工作情况进行打分并由政法办进行通报,做到月初有提示,每周有反馈,月末有通报。
基层治理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工作,需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接下来,姚家店镇将持续加强实践和创新,不断践行多元共治新方法,着力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让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为基层社会治理“赋能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