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官婧、覃彩兰、肖长姣)五峰镇楠木河村,曾经被贫困阴影笼罩的小村庄,积极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模式,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茶叶等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楠木河村境内山岭连绵起伏,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交通不便、劳动力不足等因素,产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五峰镇楠木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伍学林说:“我们村曾是深度贫困村,2018年以前基本上到组的路都是泥巴路,老百姓出行非常不方便,第二个是老百姓的房屋,相对来说比较破旧,第三就是产业发展,全靠我们传统的茶叶。”
在各级有关部门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下,楠木河村先后硬化路面58公里、路面整修26公里,实施道路水毁工程48项。随着危房改造、易地搬迁、安全饮水等政策落实落地,水、电、网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日新月异。
为实现产业振兴,2019年,楠木河村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决定在海拔1900米的狮子垴片区种植中药材,并在中药材基地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员干部带头种药材;同时,积极对接多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着力解决技术和销售难题,打消老百姓发展顾虑。伍学林说:“狮子垴上面有一块1000亩连片的村集体土地,当时我就想到我们的易地搬迁后扶产业,可以发展到狮子垴上面去,我们就争取了相关政策,把中药材基地开辟出来了,带动易迁户发展药材。”村民张培胜说:“2019年就跟他们种牛膝,开始把田整好了,就挖秧苗过来栽种,栽种之后就薅草、上肥,到下年就挖。”
此外,楠木河村还将土地划分给贫困户承包,并提供种苗、肥料,贫困户可按标准自己发展中药材,也可交付给合作社代种收取租金,或是在中药材基地务工,村民们在家门口就有事做、有钱赚、能致富。“从前年我们就种的有十几亩田的药材,一年可卖得七八万块钱,我们把自己的药材搞完了,就帮别人做事,150块钱一天,一年大概搞得到200多天的事。”张培胜说道。
据狮子垴中药材基地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基地主要种植独活、云木香、牛膝、天麻等中药材,目前,该基地正在修建大棚,准备试种药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的药材品种,未来收益十分可观。伍学林说:“今年产值如果按照我们预期,应该达到1000万左右,我们准备在大棚里计划试种竹节参,项目大概10月份就可以完工了,完工之后就开始种,大概两年之后就可以得到收益。”
除了中药材,茶叶也是楠木河村的主导产业,茶园面积达2475亩。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和短缺,加上村内缺少名优茶加工厂,茶叶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村民卖不出好价钱,增收困难。村民杨正安回忆道:“我家里有十几亩茶田,由于自己年岁比较大,孩子们都在外面,茶田渐渐就荒了很多,原来村里也没有茶厂,也卖不了明前茶、宝子茶这些经济收入高的,我们抓不到季节。”
2023年,五峰在全省率先开展茶产业社会化服务试点,楠木河村也是五峰茶产业社会化服务首批12个试点之一。当年,楠木河村便成立了五峰强民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茶产业社会化服务,约140名服务队员,服务面积达2000余亩。伍学林说:“老百姓原来的荒茶,就托管到强民公司来,在劳动力方面跟不上的,我们就利用茶产业社会化服务队,来跟老百姓帮忙摘茶、剪枝。”杨正安表示:“自己的茶以前只卖得到两三千块钱,今年大概已经有了五六千块钱,作为服务队员又帮忙别人摘,也有四五千块钱收入,还可以帮别人剪枝、剪茶、整理茶园,收入大大增加。”
与此同时,在村党支部的引领下,强民公司流转村民闲置的荒地,建成1200亩的古野茶基地。楠木河村也引进湖北归和茶业有限公司,以古野茶作为原材料,打造了“楠木河古茶”品牌。产品一经上市就销售火爆,年销售额达300万元,助力村集体经济和茶农双增收。伍学林说:“归和茶叶在强民公司租的茶园有300亩,厂房基础设施都是我们建好了之后租给他们,租金一年就是2万5千块钱,我们强民公司所摘的鲜叶,请归和茶叶帮忙加工,今年老百姓在古树茶这块的务工收入就达到15万左右。”
如今的楠木河村,立足资源禀赋,做强特色产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更加紧密,激活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蹚出了一条支部有为、党员支持、群众拥护、集体增收的共赢之路。伍学林深有感触地说:“最大的变化现在还是老百姓的心,老百姓和我们村两委、党支部紧紧地连在一起了,我们做什么事都比较顺,比如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方面,把中药材、古树茶这两个产业来做大做强,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回来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