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杨静、韦雨璞 )当前电信诈骗的套路不断翻新,手法种类繁多,近期“邮寄黄金”诈骗在多地频发。犯罪分子利用虚设政府惠民政策、投资理财、高额回报等理由,诱导群众购买并邮寄黄金,该手法让涉诈资金难以通过银行被公安机关“截流”,甚至导致被害人深陷其中沦为“两卡”犯罪的帮凶。
2024年5月,当阳李女士收到了一个快递。快递只有一张传单,上面写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发放“299万元”扶贫津贴的网址,还有一个QQ号码。
李女士心动不已,马上添加了QQ,随后登录了对方提供的软件,登录后果然发现自己的名下有299万元巨款。李女士想提现,但每次都显示“操作有问题”“银行卡号输入错误”等,同时,对方每天都以不同的理由要求李女士筹钱,邮寄黄金才能解锁扶贫津贴的资格。
于是,李女士掏空所有身家,加上网络贷款凑了37万余元,在网上购买了黄金并邮寄到了对方提供的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地址。
怀揣着“暴富”心思的李女士最终却等来了一场空。8月初,不得不承认自己被骗的李女士来到当阳市公安局玉阳派出所报案。
就在民警紧锣密鼓地开展调查时,8月28日,当阳市公安局反诈专班接到了线索,称辖区内有人使用其名下银行账户跑分洗钱,并采取银行取现的方式转移涉诈资金15万余元。专班民警立即开展调查,最终锁定的嫌疑人李某却让民警疑惑不已,因为李某就是不久前来到派出所报案的李女士。
原来,8月22日,李某再次接到诈骗分子的消息,称有新型零投资项目,无需投资就可以获取高额回报。骗子得知李某已经毫无“油水”可榨后,于是提出让李某利用自己的银行卡,帮助转移赃款。
李某因之前被骗导致负债累累,面对骗子的诱惑,想着能赚一点是一点,就参与到骗子精心组建的洗钱项目中。在短短一个星期内,李某就帮助犯罪团伙转移违法犯罪资金15万余元,并从中获利3000元。
目前,李某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被当阳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该案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从被害人到嫌疑人,李某身份的转变只是一念之差,法律红线,不能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