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 最新消息

技术创新填补领域空白!宜昌水利地方标准助力长江岸线“美颜”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4日09:05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闻玉强 通讯员黄蒙)在三峡大坝库区,消落带的生态修复曾是“世界性难题”。12月23日,记者从宜昌市水利地方标准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在多年开展长江岸线生态治理的过程中,该市摸索总结出一套技术规程,制定了全国首部河湖水位变动区岸坡生态修复地方性标准,从而填补了水库消落带综合治理领域的一项空白。

微信图片_20241224083652.jpg

12月23日,宜昌市召开水利地方标准新闻通气会。(郑家录 摄)

宜昌市地处长江上游与中游的结合部,是长江流域生态敏感区。宜昌辖内河湖众多,是“四横三纵”国家水网的重要节点,也是国家级、省级战略水源地,承担着“一江清水东流、一库净水北送”的重要使命。

近年来,各类涉河建设项目日益增多,河流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随着国家“放管服”改革快速推进,涉河建设项目管理难度也日益增加。

为严格管控河湖水域岸线,强化消落区生态治理修复,宜昌市于2018年和2024年分别编制出台了湖北省首部《涉河建设项目管理技术规范》地方标准(以下简称《规范》)和全国首部《河湖水位变动区岸坡生态修复技术规程》地方标准(以下简称《规程》)。

据了解,《规程》主要包含基本规定、生态护岸形式、质量控制及检验、运维管理、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等主要内容。《规范》主要针对跨河、穿河、穿堤、临河的桥梁、码头等建设项目,明确了阻水比、桥梁跨径、管线埋深、堤顶净空等相关技术参数要求。

水位变动区的施工环境不仅复杂而且变化快,各种材料、设备、工艺等层出不穷,设计和施工都比较混乱,但现阶段全省乃至于全国还没有一个合适的规范标准适用于河湖水位变动区域。

《规程》的出台为河湖水位变动区岸坡生态修复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规范了河湖水位变动区岸坡生态修复工程的监管。此外,该《规程》响应国家号召,河湖水位变动区岸坡治理以生态修复为主,为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支撑依据,助力长江岸线“美颜”。

宜昌市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孟丽表示,《规程》《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河流生态环境、预防水土流失、维护水资源安全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助于增强社会公众对涉河项目的信任和参与度,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孟丽说,宜昌市将结合河湖库“清四乱”,加大对违法违规典型案例的曝光和宣传力度,搭建公众知情平台,畅通公众知情渠道,提升全社会对加强涉河建设项目管理的理解和支持,推动形成知法守法、保护河湖的浓厚氛围,促进“人水和谐”。


【责任编辑:曹霓】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