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尤艳红、田路)近日,走进秭归县梅家河乡郑家岭村卫生室,诊断室、治疗室、药房、输液室、处置室、中医阁、健康宣教室等一应俱全,医疗设备整齐有序,昔日“房屋狭窄、设施简陋”的情况已不复存在。近年来,梅家河乡卫生院以“强基层、保基本、建机制、塑特色”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提质增效,筑牢人民群众健康保障的“第一道防线”。
硬件提档,在环境改善中优服务
“现在的卫生室宽敞明亮、设施齐全,我们来这看病更方便了,大家都很满意。”5月21日,在梅家河乡鲁家湾村卫生室,前来体检的村民们表示。
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条件,梅家河乡卫生院和鲁家湾村“两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紧紧围绕村级卫生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努力向上争取医疗帮扶,全面推进村级卫生室提档改造,全力保障基层群众身体健康。改造后的卫生室,空间划分合理,功能完善,就医流程进一步规范。
“下一步,梅家河乡卫生院将紧盯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和群众看病就医需求,致力于村卫生室服务能力提升,从‘优环境、增设备、联网络、提能力、稳队伍’五个方面持续发力,实现村卫生室提档升级,让家门口看病从‘有’到‘优’,全力满足辖区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梅家河乡卫生院院长田俊松说。
队伍升级,在优化管理中强效能
“不想去城里,总是闲不得,遇事爱迷糊。”在梅家河乡肖家坪村,有这样一位老村医,被当地老百姓戏称为“傻老头”。他叫谭传略,今年已经67岁,本应在家陪伴家人享受天伦之乐的他却硬是申请回村卫生室工作。老伴儿和孩子千万个不同意,返聘后的他却在村卫生室忙得不亦乐乎。老谭说:“忙了一辈子,闲不住,趁还干得动,还想为村民多干点事,等真的干不动了,我就真休息了!”出生中医世家的他,从小就耳濡目染村民的疾苦,立志成为一名医生,18岁便跟随伯伯、哥哥学习中医,后来赶上政策,在县里卫校学习三年,毕业便回到故土肖家坪村卫生室工作,一干就是49年。
近年来,梅家河乡卫生院重点围绕稳定优化村医队伍、完善村医保障政策、持续改善执业环境,不断优化村医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建成一支适应基层需要的乡村医生队伍,更好保障农村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功能拓展,在纾困解难中暖民心
“这几天气温骤降,是心脑血管疾病、流感等高发季节,近期我们所有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要分批对辖区重点人群进行入户走访,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诊疗服务。”梅家河乡卫生院业务副院长鲁邦国在工作例会上这样安排。
梅家河乡卫生院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依托,与群众建立起稳定、连续的服务联系,定期到村开展义诊、培训、指导,构建起“乡带村”的发展模式,切实满足广大群众就近就医的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