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史丽、郑海涛、杨小林)推动绿色航运发展,呵护一江碧水东流。1月8日,湖北三峡中旖新能源有限公司为长江中上游首艘双燃料(甲醇和柴油)集散货船——“民良”轮完成首次甲醇“车对船”加注作业。
本次共加注甲醇33吨,耗时3小时,采用智能自动甲醇加注撬,以泵作为动力源,实现从槽车到船舶燃料仓的甲醇燃料一体化,确保过程安全、高效和精准。
甲醇作为船舶替代燃料,比氨、氢等更具安全性,可有效减少碳排放。 “经测算,经加注后‘民良’轮可节省燃料成本约23%、可减少碳排放量约30%,可大量减排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硫化物、颗粒物等污染物,使船舶在营运经济性和环保排放指标上都得到大幅提升。”“民良”轮船负责人曾朝辉说。
湖北三峡中旖新能源有限公司是江苏省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建设的实体投资企业,2014年落户秭归县归州镇屈原庙村,其水运应用LNG项目是交通运输部水运行业应用液化天然气试点示范项目,也是长江干线中上游地区首个LNG加注码头。项目2023年4月正式投入运营,每年可为三峡库区减排碳氧化物6560吨、碳氢化合物720吨、氮氧化物2980吨、烟尘56吨、硫氧化物100吨。
该公司是湖北首个编制“港口码头甲醇槽罐车对船加注方案”的企业,并获得中国船级社颁发的原则认可证书。“此次加注作业距离约90米,作业高度近3米,为保障本次加注作业顺利进行,我们与承建‘民良’轮的枝江市江瑞船务有限公司共同协作,提前就甲醇燃料加注流程、安全保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多次对接,并确保作业现场环境符合加注安全规程。”湖北三峡中旖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国梁表示,这次加注作业的成功,是公司在甲醇燃料加注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标志着秭归县已经具备甲醇燃料岸基常态化供应的能力,对长江航运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秭归县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新能源船舶产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新能源综合应用示范窗口,努力建设三峡库区生态文明实践示范县。新能源船用动力电池包生产线项目等一批绿色能源在秭归建成投产。全球最大纯电动绿色商用船舶“长江三峡”1号、全国内河首艘纯电动清漂转运船“三峡护坝1号”等一批绿色智能船舶相继在秭归建造下水。川江线上首批甲醇与锂电混合双动力新能源滚装船、全球最大万吨级纯电动运输船等在秭归开工建造。
已建成营运的国内首个水上岸电综合服务区综合能源保障系统示范项目——秭归港口岸电工程,2024年1月至12月,累计为4536艘次客货船舶提供清洁岸电94130.73小时、1089.64万千瓦时,减少各类有害气体排放8000余吨,为长江大保护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