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闻玉强 通讯员胡振华)1月5日下午,记者在宜昌两会宜都代表团“开放日”活动现场获悉,宜都连续9年上榜赛迪全国百强并跃升至第61位;跻身中国工业百强第50位、全国产业名县第57位。在宜都百强持续进位的成绩单中,栽好招商引资“梧桐树”,打造产业集聚“聚宝盆”,显得格外抢眼。
一年来,该市抓实“五个一”产业链招商,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140个、新开工94个、新投产105个,谋划和推进的百亿项目达到5个。宜都已经成为广大企业发展的“福地”、要素聚集的“洼地”、投资兴业的“宝地”。
成绩的背后折射出的是,近年来宜都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抓手,以敢闯敢干的态度,不断提升政务服务的速度和温度,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宜昌市人大代表、宜都市发展和改革局物价股干部姚清平介绍说,宜都市坚持以控制成本为核心,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先后有28大事项入选全省改革先行试点名单,海智(离岸创新)助力企业“出海”城市“出圈”入选全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佳案例。
这其中,宜都抓住了三个关键词:
一是“改”。在宜昌市率先推行“全城通办”改革,打破高频政务服务属地和部门层级限制,企业开办、社保登记等169个高频事项,可在市级政务服务大厅、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就近选择、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依托宜都市“全域公交”开通“政务巴士”,下沉办理不动产登记、水电费缴纳等428项高频业务。
二是“降”。及时出台降成本系列措施,2024年落实组合式税费优惠政策15.9亿元,免收保证金4.27亿元。在全省县市中率先开展应急转贷纾困业务,累计为390家中小微企业应急转贷18.59亿元,节约融资成本5300余万元。聚焦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创新搭建宜都金融服务平台,整合银行贷款、担保增信等产品,帮助11000多家企业发布融资需求8亿多元,银企对接成功率达80%以上。
三是“帮”。深入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帮扶活动,分行业组织“企业家接待日”、政企恳谈会8场次,企业诉求办结满意度达到100%。2024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4.3万家,同比增长62.14%。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宜都市将加压奋进、实干笃行,全力打造综合成本“洼地”和营商环境“高地”,为当好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主力军,加快建设全省县域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