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闻玉强 通讯员胡振华)三峡千古情开业百日营业收入突破1亿元,成为湖北文旅现象级IP;三峡长颈鹿乐园开业一个月接待游客超过5万人,日高峰突破6000人;获评荆楚文旅名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这一串亮眼的文旅成绩的背后,藏着怎么的流量密码?1月5日下午,记者在宜昌两会宜都代表团“开放日”活动现场获得答案。
精准链接核心资源
大力推动三峡千古情加入“两坝一峡” 旅游发展联盟,积极探索合作营销模式,设计推出具有吸引力的新业态产品。目前,宜都正在和三峡文旅集团合作探索开通宜昌至三峡千古情游轮专线,并入 “两坝一峡” 游览线路,实现优质景点的串联。
同时,针对旅游业出台奖励措施,激发文旅市场主体积极性,协同开展文化旅游推介活动,共同拓展文化旅游客源市场,准备邀请全球旅行商宜昌行走进宜都,向省内外及国际旅行社推介 “两坝一峡 —— 三峡千古情” 等精品旅游线路,将 “两坝一峡 —— 三峡千古情” 等核心旅游产品融入武汉、恩施、重庆等大环线,优化大环线游。
坚持拓展“优势视角”
宜都作为一座蕴含丰富文化内涵与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拥有以杨守敬、王永彬为代表的国学传统文化,以贺炳炎、胡敌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陆逊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及以城背溪文化、青林谜语文化、土家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民俗文化等。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强势,必须激活城市发展的文化基因、红色基因与创新基因,培育新型消费,创新消费场景。
宜都将在三峡千古情、长颈鹿乐园所带来的巨大流量基础上,立足本地文化资源,深化红色文化教育主题游、体验式农耕采摘亲子游等项目,同时把握体育、会展、演出演艺等经济契机,打造演唱会、音乐节、文化季等惠民消费活动,吸引消费者主动前来 “打卡” 并积极分享。
强化 “共情”“共创” 意识
宜都持续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相关工作,密切联系并动员市民共享资源、共谋发展,增进理解与包容,督促并倡导经营者坚守诚信原则,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品质、个性化的商品与服务,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同时美化环境卫生,强化安全保障。
依托互联网 +、大数据等平台载体及技术手段,提升餐饮、交通、文旅、环卫等领域的服务质量,修炼放心消费内功,擦亮品质城市名片,将口碑 “流量”转化为可知可感可复现的 “留量”,推动 “网红” 现象转化为可持续的 “长红” 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