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读懂兴山移风易俗,绘就文明乡风新底色
出品:荆楚网宜昌编辑部
策划:曹霓
文案:裴蜀华
制作:李海丹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闻玉强、陈晏良 通讯员李芳芳、王晶晶)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曾几何时,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在农村地区持续蔓延,“人情债”“面子钱”一度成为农民群众沉重的负担。
近年来,昭君故里兴山县用移风易俗之“笔”,催开乡风文明之“花”,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着力绘就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乡村新画卷。
兴山高铁站。(兴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文明“标尺”丈量行为“刻度”
“喝酒开车猪脑壳,封建迷信哈戳戳”“喜事新办品德高,招男嫁女顺时朝”“房前屋后扫,垃圾分类聚……”这些脍炙人口的土话俚语顺口溜被编进各村居的村规民约,在村民间广泛传唱,大伙儿听得懂、记得牢,也做得到,成为文明评价的“标尺”,检验着文明行为的“刻度”。
峡口镇建阳坪村二组王家岭 村民签订移风易俗倡议书。(兴山县委宣传部 供图)
近年来,兴山县组织全县96个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通过村民自己“提”、群众共同“议”,让群众知道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一条条关于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家风传承、基层治理等内容的村规民约,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村民在耳濡目染中加深理解,自觉把移风易俗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为破除陈规陋习,兴山县制定了移风易俗重点领域问题专项整治方案,指导乡镇制定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推动打造18个试点全面铺开移风易俗示范村建设,重点整治农村“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打牌赌博、封建迷信”等突出问题。其中,峡口镇以“互助养老”理念为指导,聚焦5张服务清单,通过发挥社会组织力量、邀请老人子女参与、发动群众捐资支持等方式,凝聚合力,探索农村养老新路径,让行孝尽孝、厚养老人成为一方风尚。
榛子乡板庙村月度“人情风”红黑榜。(兴山县委宣传部 供图)
因地制宜探索并推广运用乡村治理积分制、红黑榜、签订承诺书等形式,让移风易俗从“被动遵循”变成“村民主动”。峡口镇16个村全面推行积分制,村民通过破除陈规陋习、参与清洁家园、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等方面获得积分,并用积分兑换所需物品,通过以“德”换“得”,用“小积分”撬动“大治理”。榛子乡建立不文明行为曝光台,人情风“红黑榜”,对违规操办的家庭点名道姓曝光,并与各类评先表优挂钩,“不整无事酒,不赴违规宴”成为村民的行为自觉,大家普遍感觉“走人家”少了,过日子轻松多了。
古夫镇麦仓村志愿者向村民介绍文明积分政策。(兴山县委宣传部 供图)
文明实践“春风”滋润民心
“村民事来村民议,讲民主来强治理……”冬日暖阳下,兴山县峡口镇“老来乐”文艺队,一路欢歌笑语,走村串乡去巡演。他们自编自导自演九子鞭、三句半、腰鼓等节目,倡导移风易俗、宣传政策法规,把文明新风吹进老百姓的心窝里。
兴山县峡口镇“文明有礼”文艺宣讲。(兴山县委宣传部 供图)
兴山县坚持把移风易俗文明宣传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镇村为重点,通过村(居)宣传栏、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宣传车、大喇叭等,向群众普及移风易俗观念。召开屋场院子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主题宣传。
行走在榛子乡和平村文化休闲街,一面面孝老爱亲文化墙,一张张“十星文明户”宣传牌,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家风家训”,将“冷冰冰”的墙体变成传播文明的窗口、教育群众的阵地、美化家园的“活教材”。
水月寺镇18个村(社区)则通过一场场“星空夜话”屋场院子会,宣传婚丧喜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不良风气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全年累计召开“屋场院子会”500余场次,梳理群众意见和建议300多条。
近年来,兴山县将移风易俗纳入每月文明实践活动清单,常态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利用七夕、重阳等节点,开展文明婚俗、金婚老人集体婚礼、银龄老人集体生日会、家风故事宣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实现移风易俗“好故事”常讲常新。
兴山县2024年重阳节庆祝活动暨银龄老人集体生日会。(兴山县委宣传部 供图)
2024年重阳节,该县为100余位银龄老人举办“重阳庆金婚 传承好家风”集体生日宴,寿星老人们盛装出席,在现场500余人的祝福与见证下,同唱生日歌、共品生日蛋糕,通过一场新颖简朴的集体生日会,代替了百场大操大办的生日宴,活动盛况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为打通移风易俗宣讲“最后一公里”,兴山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为主阵地,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拓宽活动载体,吸引社会文艺志愿者、青年干部等社会各界主动参与,创编《兴声力量说移风易俗》宣传视频,编排小品《背公公》、快板《十不见 十文明》等文艺节目,将杜绝高额彩礼、孝老爱亲、勤俭持家等移风易俗内容融入送戏下乡、电影放映等活动,让“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在寓教于乐中唱响文明之声。
宣传部青年干部自编自演移风易俗小品《彩礼风波》。(兴山县委宣传部 供图)
县委宣传部的青年干部主动走到台前,转变过去传单式、倡议式宣讲模式,创编小品《彩礼风波》、快板《十不见十文明》等文艺节目,面对面演给群众看。此外,还适应网络传播趋势,创编发布《移风易俗我来说》《“兴”声剧场:文明毕业季》《文明婚俗为爱减负》等系列微剧情短视频,“演”出了重点、“唱”出了精彩,让移风易俗“好故事”常讲常新。
先锋模范引领社会风尚
“我是共产党员,我坚决向高价彩礼、人情攀比、铺张浪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说‘不’,全村党员干部都要带头作表率,狠刹人情风。”在屋场院子会上,峡口镇建阳坪村党支部书记黄明掷地有声地对村民亮明态度。
家风家训牌上墙。(兴山县委宣传部 供图)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兴山县积极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先进典型示范作用以及家风家教的教化作用,努力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气。
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冲锋在前,带头破除陈规陋习,主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自觉遵守规定、接受监督,做移风易俗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为群众树榜样、立标杆。
南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拾点南阳》广播每天十点准时响起,70岁的退休党员、省级非遗传承人贾代银用地道方言讲理论、说身边事,宣传党的理论政策,传播文明风尚。“拾点南阳宣讲队”用自编自导的地花鼓、渔鼓调等民歌戏曲唱响党的好声音,火遍各个大屋场、小院落。
传承红色文化,《老韩故事汇》开讲。(兴山县委宣传部 供图)
兴山文化本土专家、退休干部韩兴浒开设了《老韩故事汇》网络直播栏目,用兴山方言讲红色文化、人文历史,讲好兴山故事,激励移风易俗。
峡口镇老党员黄德俊组建“老来乐”团队,用乡音土调和文艺演出丰富村民农余生活,宣传移风易俗。
同时,兴山县还注重挖掘群众身上闪光的道德力量,以群众看得见、学得到的“身边好人”为榜样,树正气、压歪风。近年来,该县在全行业领域、全年龄段广泛评选“道德模范”“十星文明户”“残疾人自强之星”“孝心好子女”“慈爱好公婆”等系列先进典型2200人(组),选树表彰“最美家庭”25户,激励广大群众对标先进、自觉看齐,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榛子乡和平村家风示范院落。(兴山县委宣传部 供图)
此外,该县还深入挖掘兴山本土文化、昭君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的家教家风、家规家训,以“立家规、传家训、育家风”主题活动为主线,引导全县3000余名党员干部带头立家规家训,建设峡口岩岭、昭君陈家湾、榛子和平等家风示范院落20个,展播各类家风作品20余件,打造家规家训文化墙、家风馆,创编家风主题小戏小品,开展“传承好家风”活动,发布“和美兴山·和美家”家风建设品牌,以万千家庭好家风浸润社会好风气。
放眼兴山广袤大地,看得见的环境悄然“美颜”,看不见的文明也正润入人心,阡陌之间,乡风净、民风纯、思想齐、干劲足,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文明风尚更加浓厚,移风易俗似春霖甘露,悄然拂进群众心田,奏响了乡村振兴的时代强音,一幅以“文明”为底色绘就的幸福画卷正在昭君故里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