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闻玉强 通讯员张璐、罗昳昀)3月4日,位于秭归县两河口镇云台荒山巅的220千伏云风秭线铁塔在风雪中若隐若现,杆塔表面已凝结出薄薄的冰凌。
国网宜昌供电公司输电运检分公司的“电力医生”们顶着-3℃的风雪,手持风速仪为线路“把脉”。这场与寒潮雨雪的较量,早在72小时前便拉开帷幕。
3月1日至4日,受寒潮大风和雨雪天气影响,宜昌地区遭遇了大幅降温天气过程,长阳、五峰县等高海拔山区出现雨夹雪,最低气温降至冰点以下。为应对寒潮天气,该公司投入32人、8辆车、6台无人机,对宜昌18条高压线路进行特巡,全力确保电网安全。
该公司根据低温天气预判,提前三天梳理出28条线路43处易覆冰区段,结合五峰北风垭、秭归荒口、兴山榛子乡等地区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最终明确了18条线路、63处“两大两微”重点区段,实行设备主人包保制,并依据气象数据动态调整220千伏云风秭线等关键线路防护策略。
“温度1度,湿度80%,风速5米每秒,中雨夹雪籽,导地线、绝缘子无覆冰,杆塔表面有零星冰层。”3月3日,输电运检分公司运维人员屈华、王建明对位于长阳贺家坪镇的220千伏麂桑线、麂冷一回开展特巡。
在海拔2000多米的220千伏云风秭线,两架搭载激光雷达的无人机组成编队,如同银色雨燕穿梭于云雾间。它们对“冰甲加身”的线路开展毫米级扫描,提升设备健康水平。
为应对本轮寒潮天气,该公司加强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人员、车辆24小时待命,提前对备品备件及抢修工器具进行集中清理,确保极端情况下快速响应。
3月5日,当朝阳刺破云层,输电线路上的冰甲正化作涓涓细流。这场保电行动中,座座铁塔安然矗立在山巅,如同电力卫士们无声的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