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闻玉强 通讯员覃丹)6月5日,记者从宜昌市2025年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成果系列发布会(第三场)上获悉,宜昌市以政策引领、体系优化、服务创新为抓手,全面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便捷高效的充电网络,正让“充电自由”成为现实,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绿色动能,为市民和新能源车主提供更加绿色、智能的出行体验。
宜昌市2025年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成果系列发布会(第三场)解读该市在充电基础设施领域的跨越式发展与创新实践。(林潇 摄)
政策引领,构建充电设施建设“四梁八柱”
面对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带来的充电需求,宜昌市前瞻布局,构建了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市发改委牵头编制《宜昌市“十四五”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等系列文件,为科学建设提供了蓝图。针对不同场景需求,相关部门精准施策:市住新局等九部门联合发文加快住宅小区充电设施建设;市交通运输局制定普通公路沿线充电设施三年方案;市政府更推出《宜昌市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擘画高质量发展路径。
宜昌全面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便捷高效的充电网络。(宜昌供电公司 供图)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25年5月底,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7000辆,充电桩总量跃升至35074个,车桩比优化至2.19:1,充电桩数量稳居全省第二。覆盖网络也从城区“2公里有桩”快速升级,实现城区1公里范围至少2座充电场站、县城乡镇全覆盖,乡村充电服务半径缩短至6公里内。2025年计划新建农村充电桩300台,并重点加密高速公路出入口充电设施,让新能源车“出得了城、下得了乡、进得了村”,有效纾解“里程焦虑”。
创新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
政策引领下,各县市区结合区域禀赋,在优化充电设施建设营商环境中大胆探索,形成百花齐放局面:中心城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率先探索智能有序充电;远安县、夷陵区、猇亭区前瞻布局电动重卡充换电设施;五峰自治县在住宅小区推行充电桩便捷报装试点;宜都市、长阳自治县携手开展全国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欣旺达宜昌基地光储充放检智慧驿站跻身省级重点项目。
电网工作人员查看充电桩设施。(宜昌供电公司 供图)
其中,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表现尤为亮眼,其“三个三”工作机制成为县域典范。该县将充电基建纳入重点民生实事,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政企协同”的“三方联动”机制,实现充电设施备案“一件事一次办”,1个工作日办结、线上办结率100%;争取奖补资金超百万,激励13家民营资本参与投资。
在空间布局上,长阳聚焦“城区、路网、乡村”三大场景:城区布设60kW快充桩群,实现60分钟快速补能;构建“高速-国道-县乡道”三级充电路网,保障50公里覆盖无忧;强力推进农村覆盖,建成513个农村充电设施,总量达1061个,实现居家、办公、出行场景100%覆盖,月均服务超2.2万车次。
在服务体验上,长阳推行峰谷电价(谷段低至0.8元/度),建设集充电、休息、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便民驿站,并积极探索全液冷群充、光储充一体化等新技术。
宜昌供电实施配电网格化升级,全力满足充电设施接电需求。(宜昌供电公司供图)
电网支撑,夯实充电设施电力保障
国网宜昌供电公司作为关键支撑力量,积极履行能源保障责任。近三年投资16亿元,实施配电网格化升级,新建线路2264公里,增配变压器1825台,全力满足充电设施接电需求。截至5月底,已接入充电场站5400座、居民充电桩2.3万个,2025年前5个月充电量达1.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近一倍。
在服务模式上,国网宜昌公司联合多部门发文,将新建住宅小区车位100%预留充电容量纳入标准;开辟绿色通道,推行“三零”“三省”服务,累计为2.3万居民及2019个小区充电设施提供“零费用”接电,针对容量紧张社区免费安装有序充电桩1014台。同时搭建全市充电“一张网”平台,接入12家市场主体场站信息,设备可用率保持在99%以上,并承担430台偏远乡村充电桩的兜底运维。
持续加力,绘就绿色出行新图景
面向“十五五”,宜昌市目标清晰:落实三年行动方案,建设改造充电桩5万个,车桩比达2:1。重点任务包括构建全市充电服务监管“一张网”,支持宜都、长阳完成国家补短板试点,实现60%行政村覆盖充电设施,加快电动重卡充换电站建设,并将充换电设施电力需求全面纳入电网规划,农村按每村120千伏安预留充电容量。
从繁华城区到偏远乡村,从私家小车到重型卡车的多元化补能需求,在宜昌日益完善的充电网络和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中,正得到坚实回应。一条条电流涌动的充电线,串联起的不仅是车辆的续航里程,更是城市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未来,随着“15分钟能量圈”的全面建成,市民将畅享更便捷、更智能的低碳出行体验。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