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频道 > 滚动播报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宜昌市人社局发布“我们的23℃”服务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18-02-05 16:43:00来源:荆楚网进入电子报

  荆楚网消息(记者 李雁飞 通讯员黄荣洁)2月5日,宜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发布了2017年度市直人社系统、13个县市区人社局2017年度“我们的23℃”服务典型案例获奖项目,其中,市社保征稽局提供的《自助区里的VIP服务---打造有温度的社保公共业务自助区》、市社保局的《打造社保定制服务》以及伍家岗区人社局提供的《破难点 优服务 大学生实习实训工作结出累累硕果》、夷陵区人社局的《打造创新创业梦工场 建设创新创业集聚区》分获一等奖。

   案例一:就业服务“全天候、零距离、不打烊”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市就业局紧盯群众办事跑路痛点,积极探索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全力构建“宜昌市网上就业局”服务平台。
  “宜昌市网上就业局”坚持便民利民建设理念,努力实现群众办事零跑路,公共就业服务零距离。12项核心业务,全流程实现网上办理;湖北省公共就业服务6大平台数据库及市直7个部门32项就业业务所需核心数据全部打通,互联共享;引进全市政务服务统一身份认证注册系统、数字证书、电子签章等技术,安全可靠;所有办事需要的证照资料均实现电子化,避免资料反复提供和多头提交。
  以网上就业局为依托,推出系列公共就业服务“放管服”改革。将实体大厅升级改造为“总店、形象店、体验店和专家门诊”。发布“零跑路”网上办事自助服务清单14项、“最多跑一次”立等可取清单24项、“跑多次例外”跟踪服务清单3项,群众办事更加便捷。建立“网上群众工作部”,组建网络客服队伍,将网上就业局打造成“全天候、零距离、不打烊政务服务窗口”。
  “宜昌网上就业局”上线以来,2万余人次,1520家单位足不出户完成业务办理,减免各类证明资料4041份,发放失业金3239万元,发放稳岗补贴4346万元。人社部领导评价宜昌网上就业局很好解决了信息系统究竟是便民还是便我的问题。建设成果先后揽获2017年全国首届创业就业服务成果展优秀项目奖、2017年中国“互联网+政务”50强等荣誉。
  案例二:自助区里的VIP服务
  在推进23℃人社服务专项行动中,市社保征稽局围绕社保经办服务向社会发放调查问卷,回收的216份问卷显示,“经办大厅自助办事条件水平差”是服务对象最不满意、最希望改进的工作之一。对此,该局将开辟自助服务区列入落实23℃人社服务专项行动的重点项目,仅用一个月就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成为系统最早设立自助服务区的单位。
  将32个窗口整合为30个,开辟20多平米作为自助服务区域。配齐电脑一体机、文书填写台、复印机、打印机,添置资料领取架,配备饮水机、婴儿座椅、老花镜、手机充电桩,医药应急箱等,针对“社保网上申报”“社保缴费电子证明”等最常用的业务制作自助操作说明展板,力求通过细微改变传递最真诚的服务态度。
  挑选服务意识强、亲和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工作人员,专人专职负责自助服务区工作,为办事群众提供全天候的服务。做到工作时间全程站立、经办操作全程指导、服务态度热情主动,让广大服务群众在自助区里享受VIP服务。
  自助区建成半年来,累计服务1万多人次,先后6次接待部省领导视察体验。人性化的服务得到服务对象广泛好评,成为经办大厅最靓丽的风景。
  案例三:破难点优服务 实习实训结硕果
  大学生实习实训2017年正式实施过程中,面临痛点、堵点和难点,即:软硬件环境有限,学生认可度和归属感的问题,是我们的痛点;大学生实习实训程序、流程规范的问题,是我们的堵点;实习实训补贴这块“蛋糕”平衡分配的问题,是我们的难点。
  伍家岗人社局创新服务理念,改善服务环境;温暖服务,痛点不再“痛”。带领学生看新区、组织学生举行座谈会;区委领导亲自关怀学生情况,听心声、帮困难,积极落实学生的午餐问题;安排一对一导师指导实习工作;积极谋划实习实训生活基地的建设工作。通过这种充满爱的人性化管理服务,学生归属感自然地培养起来,痛点顺势而解!
  优化服务方式,强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堵点不再“堵”。高校对接,优惠政策引人才,2017年共吸引2800名大学生来伍家岗区实习实训;企业调研,“顺丰班”、“金融班”破土而出,主动到辖区各企业调研,通过课程入校—基层锻炼—企业文化熏陶—毕业自愿选择顺丰的方式,开辟独到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顺丰班”、“金融班”等系列的专业培养模式在伍家辖区内遍地开花。
  灵活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率;和谐服务,难点不再难。经过摸索,伍家岗区基本达成了先报实习招生计划,后审批的申报模式;在照顾辖区内各企业实习实训工作的同时,又考虑到行业特殊性,进行特殊处理。这一分蛋糕的方式,也得到了辖区内各企业的高度认可,灵活服务方式,和谐服务,让我们的难点迎刃而解。
  案例四:从“苯丙酮尿症”感受暖心服务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患者必须食用不含“苯丙氨酸”的特殊食品和药品,否则会影响到神经系统发育直至弱智、痴呆,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然而因苯丙酮尿症不属于医保报销范围,患者的医疗待遇得不到保障,众多家庭因病致贫,社会反响大。
  在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工作中,市人社局医保科将“苯丙酮尿症”等特殊慢性病情况纳入整合汇报的专题研究内容。局长李柏红指示:整合工作要体现人社的作为,要有全局观念,体现民生情怀,要让老百姓有获得感。要通过制定的政策让参保患者感受到人社温暖。
  2017年8月,省厅印发《湖北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治疗苯丙酮尿症必需的特殊食品和专用药品仍然不在医保目录内,苯丙酮尿症患者仍然不能享受医保待遇。经过研究并报请局领导同意,9月28日正式向省厅报送了将儿童苯丙酮尿症医疗保障政策的请示,建议将治疗“苯丙酮尿症”的特殊食品和专用药品纳入医保目录支付范围。通过反复沟通和汇报,省人社厅印发《关于做好苯丙酮尿症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将治疗该病的药品、特殊食品和检查都纳入政策保障范围。
  10月24日,《宜昌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慢性病管理办法》正式印发,苯丙酮尿症正式纳入我市城乡居民医保,年报销定额1.5万元,享受年龄0-18岁。不仅解决了我市苯丙酮尿症患者及家属多年上访未解的问题,全省此类患者也因此受益。
  案例五:智慧人社信息平台让群众更便捷
  市人社局信息中心以推进智慧人社建设为重点,以为民服务为核心,推出一系列信息惠民新举措。
  全市城乡居民医保结算系统1日凌晨准时上线运行,实现了全市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待遇水平、业务经办、信息系统的统一,全市覆盖市、县、乡、村的241家医疗机构、1644个村卫生室及时面向百姓提供就医、查询、一站式结算的一体化服务。
  在全省率先建设完成宜昌跨省异地就医平台,实现了参保人员省内及省外异地就医的直接结算,结束参保人员在异地就医过程中“跑腿”“垫资”的问题。
  推出社保多渠道缴费平台,灵活就业人员和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可以通过网上、手机等多渠道缴费。
  建设社保卡代发平台,实现我市机关养老保险退休人员和失业保险金等社保资金直接通过市民卡发放。
  优化社保卡结算交易时间,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保卡刷卡速度慢的问题,调整医保接口,将结算交易时间从1分钟以上缩短到20秒以内,减少老百姓看病就医结算“排长队”现象。
  案例六:为贫困对象提供一对一就业帮扶
  大型招聘会短信也发了,电话也打了,就是不见几个贫困户参加;技能培训的宣传册都发了几遍了,没得多少人报名;就说去年推介到企业上班的几个,才几个月就没有多少在岗了……2017年春节刚过,远安县就业扶贫专班全体成员就聚在一起,分析前期工作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怎么突破贫困对象就业难点?继续被动服务肯定不行,以招聘网、手机app等智能手段更不行,只能将“绣花”功夫用到极致,采取一对一服务“愚”办法,为贫困对象提供更贴心的就业服务。
  突出“三个转变”技能培训,提升贫困对象就业素质。为鼓励贫困对象参加职业培训,远安县通过各项激励政策激发贫困对象参训兴趣,解决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变培训机构“端菜”式培训为贫困对象“点菜”式培训,变县城培训为县、镇、村分级分类培训,变人社局主导培训为职能部门、乡镇、龙头企业共同协同配合培训。2017年为499名贫困对象开展岗前培训和实用技能培训。
  采取“四个一批”就业对接,拓宽贫困对象就业渠道。为解决贫困对象千差万别的就业意向,在全县收集企业岗位、建设项目工程临时岗位和农村公益性事业岗位1100多个的基础上,采取企业稳定就业一批、建设工程项目临时就业一批、乡镇和村就地就近消化一批、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的措施和途径,确保有就业意向的精准扶贫对象就地就近就业务工。2017年开发各类农村公益事业型岗位640多个安置贫困对象就业,通过对接促使602名有就业意向的贫困人员到企业或工程项目中就业。

(作者:李雁飞  编辑:李雁飞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