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宜昌频道 > 每日头条

宜昌市入选中国城市品牌评价榜13强探秘

发布时间:2018-06-13 08:44:58来源:三峡宜昌网

    虽然新闻早已发布,但宜昌人的新鲜劲并没有消退。

  5月26日,2018中国城市大会在京举行,会上首次发布了中国城市品牌(地级市)综合分值前100名城市。

  湖北5个城市上榜,宜昌列全国榜第13位,在湖北榜中排名第一。

  莫大的荣誉“砸”得宜昌人兴奋不已。“为宜昌点赞,宜昌人骄傲!”人们纷纷在朋友圈为家乡疯狂打call。

  人们在思考:城市品牌究竟意味着什么?上榜百强的底气从哪里来?未来将朝哪里去?

  城市品牌新高度:百强榜位列第十三位

  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主任覃进对13名前后的城市进行了梳理,得出的结论让人大吃一惊:

  排在宜昌之前的12个城市中,江苏、浙江、广东各占3席,福建、山东、海南各占1席,均为东部沿海城市,在经济总量上都比宜昌具有优势。

  排在宜昌后面的省内4个城市襄阳、荆州、黄冈、十堰,则与宜昌有着30至70位的差距。

  在强手如林的地级市中,宜昌能够入选全国百强并排名第13位,实属不易!

  覃进说,“这是非常宝贵的城市荣誉。”“五大要素(有形资产、无形资产、质量、服务、技术创新)评价标准充分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体现了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

  “这是全市人民群策群力、孜孜以求的结果。我们倍感自豪,也应倍加珍惜。”市发改委主任郭康新说。

  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生态形象、文化形象、经济形象、政府形象的综合展示。

  在我国,城市品牌建设日益受到国家重视,并上升至国家战略。

  2013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正式成立。

  2016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

  2017年5月,国务院作出批复,同意将每年5月10日设定为“中国品牌日”。

  2017年底,历时2年,经过13轮专家答辩审核的《品牌评价城市》(GB)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本次百强榜的座次,便是依据上述标准,按照城市品牌评价的4大维度、5大要素、37项指标,对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之外的298个城市进行认真调研后排定的。

  国务院参事、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纲表示,中国经济正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是国家的单元,通过发布品牌城市的榜单,可以促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城市品牌新魅力:四张牌彰显宜昌特色

  宜昌何以入选中国城市品牌(地级市)评价榜13强?我们一起解锁宜昌城市品牌建设的密码。

  ——旅游品牌,享誉世界。

  宜昌是三峡工程所在地,三峡工程兴建以来,先后有近百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政党领袖等访问宜昌,已成为世界瞩目的水电旅游名城。

  宜昌以三峡工程为引擎,大打旅游牌。依托长江黄金水道、世界级水利工程的区位优势,立足既有的山水资源特色,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目前,已拥有44家A级景区,4家5A级景区,位居全国同等城市前三名,是海内外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

  尤其让人欣慰的是,过去人们说到宜昌,最先想到的总是三峡大坝。如今再提到宜昌,映入脑海的还有秀美瑰丽的巴楚山水,还有华灯初上的滨江夜景,还有令人垂涎三尺的宜昌美食……

  过去人们来宜昌多冲着景点景区,如今人们有了更加多元的选择:赏花游、采摘游、文化游、乡村游……

  “五一”小长假,来自杭州的游客来到夷陵区“坝区库首第一村”许家冲村,在三峡·艾主题民宿里学习牵花绣技艺,客串一次“峡江绣女”,吃农家菜、看民俗表演,体验峡江风情。

  “三天接待游客1000多人。”民宿老板谢蓉说。

  日益立体丰满的城市形象背后,反映的是宜昌推行全域旅游的成果。

  ——文化品牌,贯通古今。

  文化品牌,是一个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宜昌历史文化丰厚,以屈原、昭君为代表的历史名人文化,以三国古战场为代表的军事要塞文化,以端午习俗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以三峡大坝为代表的水电工程文化等,构成了古今贯通、交相辉映的文化品牌。

  长阳人、“长江”钢琴、嫘祖、屈原、三峡大坝、三游洞、石牌保卫战、王昭君、玉泉寺·关陵、中华鲟,成为宜昌人引以为傲的“宜昌十大文化符号”。

  近些年,为充分发掘城市独有的个性资源,宜昌打造了全国文明城市、中国诗歌之城、中国钢琴之城三张闪闪发亮的城市名片。

  以屈原为源头,打造中国诗歌之城。

  2013年9月,经国家批准,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作为国家保留的重要文化活动,在宜昌市长期举办。以屈原为源头,从诗歌出发,让沉淀千年的屈原文化焕发新生。2014年5月,宜昌摘取“中国诗歌之城”桂冠。“宜昌被誉为中国诗歌之城,名副其实。”2017年9月,来宜出席第五届中国诗歌节的中国作协副主席、诗人吉狄马加感叹。

  以产业为动能,打造中国钢琴之城。

  全球每7台钢琴中,就有1台“宜昌造”。宜昌有着全球最大的三角钢琴专业生产工厂,产品覆盖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宜昌不仅有钢琴产业支撑,更有爱钢琴、爱音乐的文化氛围。

  宜昌各中小学及大中专院校都设有钢琴课程,市民拥有钢琴量8万台。

  2014年,全国首个“中国钢琴之城”花落宜昌。

  一年一届的“长江钢琴音乐节”已连续举办七届,成为宜昌市民的音乐盛宴。7年来,钢琴名家进校园、进社区,和市民、学生零距离交流,成为宜昌惯例。

  以文明为底色,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2011年,历经15年创建,宜昌成功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全省首个,光耀荆楚。

  2015年,宜昌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2017年11月14日,宜昌喜获“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20多年来,宜昌始终坚持“塑形、铸魂、惠民”相结合,不断完善文明城市创建长效机制,让文明创建成为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让市民更好地畅享文明创建成果,文明城市已成为宜昌最闪亮的名片。

  ——生态品牌,独具特色。

  宜昌是三峡生态重要屏障区,绿色是城市的基本底色。

  宜昌城滨江亲水,山水资源丰富,生态是城市的最大优势。

  已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宜昌,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下足功夫。

  为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市委、市政府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强力打响破除化工围江攻坚战,去年共关停25家化工企业,总投资达234.34亿元的52个高耗能、高污染新项目被“坚拒门外”。

  “快看,我们的老朋友江豚又来了!”4月24日,十几只江豚在宜昌至喜长江大桥附近嬉戏追逐。江豚频现,是宜昌实施长江生态环境修复,着力推动绿色发展的最新例证。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市政府于今年4月公布了《宜昌市2018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严控机动车船排气污染、削减燃煤污染、治理工业大气污染等9个方面46条措施。

  把绿色融入城市,宜昌市在城区规划建设“六大水系、八大公园”,启动城区山体修复106公顷,建成城市绿道108公里,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市民出门300米见绿、500米进园。

  深入推进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打造花园城市,这是宜昌新时代的新目标。

  ——创新品牌,生机勃勃。

  宜昌,一座机遇之城。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汇聚宜昌。

  近年来,宜昌坚持改革引领、创新驱动,相继出台鼓励创新创业的“黄金十条”“双创六条”,充分激发一切创造活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创业示范城市。

  一路探索实践,一路亮点纷呈:“互联网+分级诊疗”惠民医疗服务改革被国务院通报表彰;入选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省唯一;以中部地区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取得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跻身“中国智慧城市建设50强”;连续七届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称号……

  近年来,宜昌承担国家省级改革试点项目多达89项,其中 “国”字号试点项目52项。这不仅是“金字招牌”,更是肩负着国家层面先行先试的创新使命。

  城市品牌新目标: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一座城市,凝结一个时代精华;一个品牌,开辟一条腾飞坦途。

  站在城市品牌建设的新起点,我们也要思考:这份崇高的城市荣誉该如何守护,这块耀眼的城市名片该如何擦亮,我们又该如何借助城市品牌优势,推动城市向更高质量发展?

  宜昌城市品牌众多,但也存在着“品牌多而不亮,特色不鲜明,文化底蕴挖掘不够,文化强市建设力度不大”等问题。市文新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进新说。

  城市品牌的打造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积淀,更是一个城市“重新发现自我”的过程。市发改委主任郭康新提出四点建议——

  一要善于挖掘。城市品牌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与提炼,也是对未来的激励和引导,只有真正放大自己的特质才能做到差异化发展,避免千城一面。市委、市政府关于“昭君屈原故里,世界水电名城”的品牌定位非常精准,符合宜昌个性化实际。二要善于包装。品牌是一种文化产品,既靠质量,也靠包装。包装吸引眼球,质量引人入胜。三要善于营销。“养在深闺”的品牌没有意义,必须通过营销放大品牌知晓度。四要善于应用。切实把品牌当机遇,因势而谋,顺势而为,利用品牌的影响力来推动城市发展。

  记者注意到,最近“吸粉”无数的网红城市为我们擦亮城市品牌,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路径。以重庆为例,在短视频平台等的宣传下,“8D”魔幻城市重庆旅游业迎来新发展。其中,在网络上被誉为《千与千寻》现实版的洪崖洞,更是成为游客“签到”的必去之地。

  当然,城市品牌的打造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网上火一把”的阶段。当今时代,城市品牌已成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引擎。我们要顺势而为,将“关注红利”转化成“发展动力”,不断提升城市整体价值,用心补齐发展短板、大力优化基础设施、切实提高公共服务、有效增加文化元素,以推动城市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作者:  编辑:李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