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宜昌频道 > 县市区播报

湖北来凤做大“甜蜜产业”为脱贫添底气

发布时间:2018-05-31 13:26:11来源:荆楚网

蜂农正在抖散蜂群观察酿蜜情况。通讯员杨顺丕 摄

合作社负责人姚俊正在和蜂农交流养蜂心得。通讯员杨顺丕 摄

大河镇张家坡村6组贫困户在悬崖峭壁上养殖了50多箱蜜蜂,年纯收入3万多元。来凤县扶贫攻坚小组供图

蜂农通过科学养殖酿得的香甜蜂蜜。通讯员姚俊 摄

  荆楚网消息(记者刘静怡 通讯员杨林)初夏时节,恩施州来凤县大河镇白水泉村,果园飘香,山花烂漫,蜜蜂飞舞,美不胜收。

  “坝上的菜园,坡上的果园,一到开花时节,就成了蜜园,村里的蔬菜水果运到县城,很快就销售一空,秋后的原生态蜂蜜更是抢手货!”驻村第一书记向登权说起白水泉的产业扶贫,眉飞色舞,充满自豪。

  如今在来凤乡下,许多贫困群众依靠“甜蜜产业”,圆了脱贫梦。

  毕兹卡探索脱贫新模式

  “去年养了8桶中蜂收入6000多元,今年又分出6桶蜂种外销,合作社补助600元。”白水泉村1组贫困户肖才元,每天都要抽空侍候蜂箱里的“宝贝”们。

  白水泉村是毕兹卡实施“1628”养殖模式的试点村之一。所谓“1628”中蜂扶贫产业模式,就是对贫困村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养殖中蜂6群,培植2亩蜜植园,确保当年增收8000元。

  自2017年,近40家民营企业抱团,先后在大河镇白水泉村、旧司镇三寨坪村、觅鸭溪村等6个贫困村,为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捐赠蜂群200群,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4群,合作社36群,并且对饲养中蜂的蜂农,提供“一条龙”技术服务。在实施“1628”中蜂养殖产业扶贫上,抱团企业为此投入资金将近300万元,公司突出中蜂产业特色,打造“岩蜂窝”中蜂品牌。到2017年底,6个贫困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蜂农就依靠养蜂增收近200万元。

  贫困户当上“蜂保姆”

  来凤县大河镇拦马山村2组村民姚碧云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儿子脑瘫,她自己也身患多种疾病,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只能干点简单的轻活。全家就靠她丈夫在外打工的一点微薄收入勉强度日。

  去年5月,尚风寨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给姚碧云送来14箱蜜蜂,让她代管,每年为她增加了3500元收入。尝到了养蜂的甜头,姚碧云已动员丈夫回来养蜂。

  2017年起,来凤县尚风寨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响应全县精准扶贫号召,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送来中蜂。合作社理事长姚俊介绍:“让贫困户代管蜜蜂,既是养蜂模式的一种转变,也是我们精准扶贫工作方式的一种转变。”

  扶贫先扶志,扶贫要扶智。合作社通过让贫困户代管蜜蜂的方式,给他们送去3500元代养费和免费的技术培训。另外,贫困户通过代管看到养蜂的效益,从而产生自己养蜂的想法,也在代管过程中学习养蜂技术,为以后自己养蜂打下基础。

  目前,姚俊的合作社有养蜂户120多户,蜂群超过5000箱,年销售额达500万元。已与39户困难群众签订了扶贫协议,“蜂业精准扶贫”工作正有序展开。

  小胡蜂圆了脱贫梦

  在百福司镇木车坝村,张久兵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他在云南学习胡蜂养殖技术,引进202窝胡蜂苗,当年出栏68窝成品蜂,卖了17万元,这在平静的小山村激起不小的波澜。

  2017年10月,张久兵、张久双、向阳、白战胜、村委会等5方共同出资50万元,成立来凤向氏胡蜂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实行规模化育苗,通过“合作社+村委会+农户”模式,带领全村养殖胡蜂。

  今年,木车坝村发展胡蜂种苗2万多窝,蜂农每人每年可增收58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可增加一笔不菲收入。

  如今,木车坝的胡蜂养殖项目不仅带动了本村农户脱贫致富,胡蜂种群还销售到边界相邻的重庆酉阳县,许多贫困群众看好这一优势项目,纷纷上门订购胡蜂种苗,胡蜂产业正成燎原之势,不断发展壮大。

  小蜜蜂在山间飞舞,脱贫路在脚下延伸。来凤县不断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出台奖补政策,积极引导培育“甜蜜”产业,给山乡贫困村民开辟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