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改革的“湖北答卷”
【镜头回放】
2012年1月18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长江出版集团借壳上市完美收官。2月,公司股票名称由ST源发变更为长江传媒。湖北文化产业第一股诞生!
这是湖北文化企业进军资本市场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湖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对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背景延伸】
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湖北省及武汉、襄阳、黄石等12个市州,荣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称号,获奖数量、获奖面均居前列,跨入全国第一方阵。
2012年元旦,湖北日报、湖北卫视改版,掀起我省主流媒体新一轮改版改革热潮。随后,我省先后启动了三批次百名记者蹲点基层调研活动,数百名省直新闻媒体记者、大学生实习记者奔赴一线,蹲点调研,在火热的生活中寻找新闻之源。去年底今年初,湖北日报和湖北卫视再次改版。两次改版后,湖北日报发行量从2011年的23万份增至55万份,在全国省级党报中名列第二位,湖北卫视自办节目收视率大幅提升。
【委员热议】
“做大做强文化企业,积极推进文化企业上市,是实现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一。”宜昌书画院院长汪国新委员认为,近年来,我省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培育了一批具有上市潜力的文化企业,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但是,与北京、上海等城市相比,湖北还有一定差距。
他建议,切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对文化企业上市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全力推进一批重点企业尽快上市;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加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真正打造一个类型丰富、层次分明、结构科学、不断聚集的荆楚文化人才群;设立财政引导基金,建立促进文化企业上市的激励和后续补偿机制。
(本报北京10日电 记者 江卉 彭小萍)制图:万璇
热点透视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