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违规如何控制
一些代表委员认为,此次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改革,并不涉及农业生产环节。而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多发的,恰恰是农业的种植、养殖环节。
“白菜卷得不结实,打上药就能卷结实;草莓动辄大如鸡蛋,也是生长激素刺激的;仔猪吃含有激素的饲料,三个月就长到300斤……”人大代表历数这些“带毒”食品,令人触目惊心。
“食品激素已经影响到下一代身体健康,把民族体质推入了一个危险境地。”全国人大代表宋心仿说。
“监管对农业生产环节缺少控制力,部分农民一味追求产量、品相,见利忘义,种植养殖环节不规范。”董雅娟代表说。
江保安代表认为,食品龙头企业搞规模化种植、养殖,带动农户规范操作、集约经营,有利于杜绝农业生产环节施用违规药物的现象发生。
全国人大代表徐新荣说,生产上乘的放心食品就该有相应的收益,要让“谁诚信,谁挣钱”成为积极的利益导向。
“安全防火墙”如何重建
在德国,刑事诉讼外加巨额的民事赔偿足以让肇事的食品企业破产;在韩国,如果因制造或销售有害食品被判刑者,10年内将被禁止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在日本,每份食品都建档案,通过重重关卡才能登上百姓餐桌。
中国食品安全的“天”屡屡被“捅破”,在拷问生产经营者道德良心的同时,也暴露出制度漏洞和社会诚信的失守。
拯救“道德滑坡”需“刚性约束”。一些代表认为,应落实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让违规企业终身禁入。
宋心仿代表认为,应整合现有信用信息渠道,建立全国联网的“食品安全电子信息监管服务平台”,实行“问题食品”可追溯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毕宏生说,保障食品安全是全社会的事。需要监管部门在产业的每个链条成为“千里眼”,让不诚信的企业无立足之地。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