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东湖西湖——竟陵双湖浮香来


发布时间:2014-03-27 06:55:30来源:荆楚网进入电子报

 图为:西湖宁静的水面映射岸边美景。

图为:陆羽像

图为:茶经楼

图为:金鼎

图为:油菜花环绕湖边寺院。

  湖北日报讯 记者包东喜 彭磊 通讯员王翠荣 付磊磊

  天门市东湖 西湖位于东经113°09′北纬30°39′水域面积0.71平方公里天门市城中湖

  诗咏竟陵湖水

  竟陵城下湖水清,

  十顷玻璃绕县城。

  城东城西种菱藕,

  人来人去镜中行。

  ﹙清﹚张其英

  历史钩沉

  竟陵派

  竟陵派,是明代后期重要文学流派。主要人物钟惺(1574-1624)、谭元春(1586-1637)都是竟陵(今天门市)人,二人评选唐人诗,作《唐诗归》;又评选隋以前的诗,作《古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又称“竟陵体”或“钟谭体”。主张“性灵说”,是明末反对诗文拟古潮流的重要一派。它所倡导的“幽深孤峭”风格,指文风求新求奇,不同凡响,刻意追求字意深奥,由此形成竟陵派创作特点:刻意雕琢字句,求新求奇,语言佶屈,形成艰涩隐晦的风格。竟陵派对晚明及以后小品文大量产生有促进之功。

  千年古湖浮香来 一桨荡起两湖波

  天门市古名竟陵,自雍正年间避讳康熙竟陵名讳而更名,取境内最高的天门山为名,即天门。

  当地人心中自有一股春意与豪气:一座曾经东西南北七里三的古城,竟有东西南北四湖拱护:南湖已填没,北湖已趋于无,如今拥有与武汉东湖、杭州西湖同名的东湖、西湖。随着城市发展,东湖西湖由郊野而中心,似两片肺叶位居城市中央,而仿佛两支大动脉管的前壕、后壕贯通相连,激活城市激情、灵性、朝气。

  在天门人看来,就其人文底蕴,其东湖远超武汉东湖:明代文学“竟陵派”在此地形成;而在唐代时西湖诞生了世界首部《茶经》,作者茶圣陆羽就生于斯长于斯,自当不逊于杭州西湖。

  天门东湖西湖的形成与发展都具有5000年以上历史。

  《禹贡》载:夏禹“番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清乾隆《天门县志》载:“三澨系天门境古河流,属荆州之域,接天门河。”明末清初时期,连年水患不断。民国年间,更有水患加战乱,东湖一度沦为芦苇岗材和茅草丛生之地……

  西湖,俗称锅底(覆釜)湖,清乾隆《天门县志》载:“西湖,县西城外,广次东湖。中有洲,曰覆釜,唐浮屠,积公与陆羽所居”。西湖属地质变化与洪水冲刷潴水而成。

  晚唐诗人皮日休笔下的“龙池春涨”、“三澨渔歌”、“梦野秋蟾”、“天门夕照”等竟陵十景诗,多吟唱东湖、西湖相关人文景致。

  唐太宗《采芙蓉》诗曰:“船移分细浪,风散动浮香”。佛香、茶香、书香、荷香……天门市的东湖、西湖正是自远古浮香而来。

(作者: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