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神十天宫对接

更多

天宫一号礼物揭晓:刘洋藏亲手编织中国结及祝福卡

发布时间: 2013-06-27 10:31   来源: 北京晨报   进入电子报

  ■释疑

  出舱准备要85分钟

  昨天在航天员着陆后,并没有马上出舱,而是进行了85分钟的出舱准备,其中主要的内容就是在舱内进行重力再适应。为什么要进行这项工作呢?据了解,航天员在舱内进行重力再适应期间,主要开展肢体运动、逐步站立适应、补充饮用水和营养液。在航天飞行过程中,3名航天员承受了多重冲击。当航天员返回着陆后,必须重新适应地球环境。航天员普遍存在重力再适应反应,最明显的表现是心跳加速,多汗,轻微的运动失调。航天员自我感觉头晕,肢体格外沉重,站不起来。航天员站立时身体摇晃,并伴有一定程度的立位耐力下降,行走时动作失调,不灵活。这种反应是航天员重新回到地球后的正常生理反应。

  反推发动机产生烟雾

  三名航天员乘坐神舟十号返回舱,从太空返回地球的“最后一米”过程中,冒起了巨大的烟雾,这主要是由于返回舱底部的四只反推发动机承载缓冲过程所产生的。

  据了解,反推发动机只有11公斤,看上去像一顶大号的“礼帽”。“礼帽”上端填充固体燃料,安装在返回舱航天员的椅子下方;“礼帽”下端是密集的蜂窝状小孔。在正常返回状态下,返回舱距离地面约一米高度时点火,产生反推力起到缓冲作用。

  返回舱触地瞬间要受到很大的冲击载荷,仅靠降落伞的缓冲作用还很不够,试验表明可能会导致航天员的颈椎受伤,因此需要反推发动机进行着陆前最后一步的安全保障。反推发动机点火时能产生3吨向上的推力。返回舱着陆时,四只共产生12吨向上的推力,抵消了大部分返回舱的动能,从而达到减速目的,保证返回舱稳稳地降落在地面。

  理想的缓冲效果是当反推发动机熄火时,正好是返回舱的落地时刻。因此,反推发动机研制的技术难点就在于“精确”和“同步”。

  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韩娜

(本文来源:北京晨报 编辑:牛晋阳)
关键词:航天员;1980年;天宫;福字;太空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9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