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官】
当了48年村官,吴仁宝最大的欣慰在于华西越来越大了,分三次把周边十几个村并入了华西,面积扩大了24倍,人口扩大了17倍。
但让他更骄傲的是,不仅并了村,还“并”了心。无论是迁墓移坟、修桥筑路,老百姓没有一句怨言。发一个通知,15分钟内所有村民到齐了……
记者:当前,部分农村地区干群关系比较紧张,往往是“百呼不应”。但在华西,党组织却能“一呼百应”,诀窍在哪里?
吴仁宝:啥叫有权?廉洁才有权;啥叫威?懂行内行才有威。
2003年,有一个外村的支部书记问我:“你们的老百姓这么听话,我那里的老百姓怎么不听话?”
我对他说:“我是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自己不听群众的话。我听了老百姓的话,老百姓也会听我的话;我是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自己说错话。所以,我的负担就比较大,怕说错,因为老百姓相信我。你比较‘自由’,负担也轻,你讲什么话都可以。因此你说对了,他们也不会听。”
当好一个村干部,我们要始终做到“两手抓”,一手抓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也就是要同各级组织保持一致,一手抓同人民群众保持一致;做一名干部,只要“两头”保持一致,就是一个不太差的干部。
我们做干部,不一定做最好的,做不太差的就行了。这个“两头”一致,就可以健康长寿了,如果同上面不保持一致,单单同老百姓保持一致,上面不要你了,把你撤掉了,你没有办法为老百姓服务。
记者:上面和下面的意见“闹”不一致的时候,你的结合点在哪?
吴仁宝:我们华西提倡的是“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过去,人们讲“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是对的。但作为党员干部也这样讲,我就觉得不够分量,体现不出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既能共患难,又能共富贵,党员干部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始终是“一面为民谋利益的旗帜”。要求老百姓做到的,干部首先要做到;要求老百姓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凡是“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的,就有战斗力,经济就能发展,老百姓也能得到实惠,较快地富起来,官和他的家庭,也能富在其中,老百姓也不会让官受穷。
事实上,只要我们做到“有福民享”,老百姓就没有理由去上访、告状了。
记者:2005年,广东村一级党组织进行了换届,一大批新鲜血液走上了领导岗位,您是老村支书了,能否给他们支支招。
吴仁宝:我讲两个故事给你听。
前几年,我们华士镇有个村书记60岁了,镇里叫他退。他说:“我干到60岁,一点缺点也没有,我不退。吴仁宝干到80岁,我起码干到70岁。”我听到了以后,就动员这个书记:“你最好快点退。为什么呢?因为,你干到60岁一点缺点也没有。可能干到61岁,倒有缺点了。而我为什么要干到80岁呢?是因为我在工作中还有缺点,如果不工作就没有机会纠正自己的缺点了。
当好一个村书记,一定要有开拓精神,而且经常看到自己的不足。如果只是为了当稳这个官,老老实实、平平庸庸,甚至叫群众脱皮掉肉,那是干部没本事。
还有一个故事。有一个支部书记来到华西问我:“你们这里为什么搞得这么好?我们搞来搞去搞不好?”我就问他:“你当了几年书记了?”他说:“我当了3年”。我告诉他:“如果你当满和我一样48年书记,一定比我干得更好。”我们要把农村搞好,保持农村稳定,就要有长期行为。决不能一心想搞政绩,想当更大的“官”,这样肯定搞不好。
【未来】
这么多年来,吴仁宝始终能够把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的精神,结合华西的实际,以最快的速度,贯彻到最基层。
中央讲“小康”,吴仁宝就提出了“中康”,甚至是“大康”;邓小平理论讲“初级阶段”;他就提出了“中级阶段”;十五大以后,中央讲“抓大放小”,他又提出了“抓大扶小”……
记者:当前中央提出要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您这个“天下第一村华西”有什么新举措?
吴仁宝:“天下第一村”不是我们自封的,而是中央给我们的鼓励,也是社会一致公认的。建党80周年,国务院、中宣部、中组部在“肩负人民希望”大型图片展中,称华西是“天下第一村”,称我吴仁宝是“天下第一村的带头人”。
什么叫社会主义?一句话,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100个人里面有98个人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剩下的那两个人是自己不要幸福,没办法。
华西幸福的三条标准是:生活富裕,精神愉快,身体健康。这三条一条也不能缺。什么叫生活富裕?楼上铺地毯,楼下铺地砖,吃水用开关(自来水),雨天村里走路不打伞。什么叫精神愉快?家庭和睦、邻里相亲、干群团结、上下齐心;什么叫身体健康?日常增加营养,年老集体保养,孩子精心培养,业余文体形式多样。
我们华西人家家都有人出过国,包括华西新吸收进来的600多名新村民,每年都要到国外旅游。不管是请长假,还是短假,都可以。村内有80多个旅游景点,有书场、有球场、有溜冰场,歌舞厅、影剧院,各种文化娱乐设施配套齐全。
记者:建设新农村,村容很重要,我们见到华西村里塔群林立,为什么?
吴仁宝:华西村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按照一般思路就得有非常气派的行政大楼、业务大楼、综合大楼什么的,可我不搞那些。因为我们华西还是农民的华西,要有农村特色。
农民对塔建筑容易接受,一句话:喜欢塔。所以,我就主张建塔,以塔代替各种大楼。你看到的金塔全是我设计的。造好后,大家的感觉就是有些不土不洋。
我心里偷偷地笑,华西和我吴仁宝要的就是不土不洋。而且这不土不洋就是一个形式,专门对付官僚主义。现在我可以告诉你我为什么这样做:如果当初我把塔建得特别洋气,就会有领导指着我鼻子问我搞那些洋气干什么?他们还会说华西是中国农村的先进典型吗?洋气就是脱离农民呗!
反过来同样道理:我把塔建得太土了,人家又会指着我的鼻子,说你吴仁宝和华西村再富也是农民,就是土。你说说,这难办吧!所以,我干脆来了个不土不洋。这不正好吗?
我尽管很痛恨形式主义,但有时觉得形式主义还有点用。比如我们要干成自己想干的一件事,当时的政策和形势可能就不让你干,怎么办?这个时候我就玩点‘形式主义’了。这形式主义能对付官僚主义,因为官僚主义比较喜欢形式主义。
记者:华西还有天下独一无二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这是怎么来的?
吴仁宝:1988年,全国上下都是“公司热”,我也建立了一个负责全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产、供、销”,专抓看不见的“钱”。就这样,一个国外没有、国内独创的“公司”在华西村诞生了。
社会上赌博和封建迷信抬头,村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及时开办讲座,讲“赌博的危害”、“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的区别;有的村民夫妻不和,婆媳不睦,就举办学习班,讲《婚姻法》、《继承法》等有关法律,讲中国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精神文明开发公司还配合、服务全村经济发展,开办《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项目论证与工厂筹建》、《乡镇企业经营之道》、《市场经济知识》等讲座。
记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公司又该扩张了吧?
吴仁宝:华西村精神文明开发公司,还主动服务村里的重点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华西与国内外的宾客交往越来越多,为了克服语言上的障碍,精神文明开发公司专门为各企业开办了日、英语班和讲普通话培训班。不论是谁,只要能讲一到二门外语,或者笔译一到两门外语,都能加二级工资。 南方日报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