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讯 图为:2013年应届生就业调查报告(调查样本:1678人)数据来源:《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制图/陈拓
□本报特派记者谢玲 刘莉 曹磊 张颖 陈凌墨 王荣海 吴昌华 通讯员宋欣然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要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据统计,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一词出现了29次,并就今年相关工作定调: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就业专家和部分代表委员。
解读
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就业能力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比去年的699万大学毕业生多出28万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中国人民大学就业研究所丁大建教授分析,大学就业难目前已常态化,连续十余年高校大规模扩招是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主要成因之一。从供给看,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的140余万到今年的727万,增速远大于经济增长速度。从匹配看,市场正在逐步适应这种供求紧张关系。但目前,受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劳动力市场总体是大学生劳动力供给过剩,农民工供给短缺。预计未来几年,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的情况还将持续。
“大学生就业难在满意度低,求职中供求双方的高选择性带来市场摩擦性过大,这也是政府部门促进这一群体就业时应该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丁大建教授称,大学生的自我定位和就业期望值较高,就业意愿与市场中岗位质量不匹配,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学生对岗位的薪资、工作环境、工作地点等要求更高,导致很多大学生频繁跳槽。
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劳动力资源丰富,每年也面临较大就业压力。丁教授分析,从经济发展角度看,产业升级需要越来越多高层次人才。目前大学生培养结构需要调整,高校专业、层级的结构都要调整,高等教育同质化现象严重,使得大学生就业竞争剧烈。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一方面需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开发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高等学校和大学生都要主动适应形势的变化,调整办学方向,加强实际技能训练,真正提高就业能力。
丁大建教授认为,以人口红利换取经济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时应注意调整经济结构,用高层次产业来替代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面对企业人力成本迅速升高的情况,企业应着力提高盈利能力来应对。
建言
顾海良:高校专业设置要关注市场需求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行政学院院长顾海良说,去年,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其中高校毕业生占了很大一部分,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都实现了就业。大学生就业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政府、社会、家庭多个环节齐抓共管。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现在关键是将这些要求落到实处。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加强政策导向,通过人才流动来解决结构性的矛盾。此外,对于大学生创业,地方政府更要给予持续的政策支持,营造相对宽松的环境,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
顾海良还提醒,学校也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他们正确认清就业形势,找准自己的就业定位和方向。顾海良说,就业还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像现在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形势非常好。他认为,高校也要加强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划的科学性,不断关注市场需求,充分重视与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
袁伟霞:从法制层面消除就业性别歧视
全国政协委员、武钢科技创新部副部长袁伟霞认为,在促进就业中,应该注重保障男女平等就业,从法制的层面消除就业性别歧视。
袁伟霞说,3月8日妇女节当天,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全国妇联副主席孟晓驷的大会发言令人印象深刻。孟晓驷说“一些用人单位常常提高女生录用标准,‘宁用武大郎,不选穆桂英’仍是一些单位招人用人的潜规则”,并建议修订完善《民事案件案由规定》,增加就业性别歧视案由。
据全国妇联、国家统计局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56.7%的女大学生在求职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城镇在业女性曾“因性别而不被录用或不提拔”的比例是同类男性的4.3倍。
袁伟霞建议,在法规制度保障的同时,政府还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和经济扶助,让用人单位真正感觉到“男女都一样”。
本地
我省十大措施帮大学生就业
去年,湖北省人社厅创新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缓解就业压力。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相关文件,从孵化基地扶持资金、创业扶持项目、就业促进计划、住房户籍制度等方面出台“十大举措”,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为了帮扶就业,湖北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扶持项目。从近千个申报项目中,经自愿申请、专家评审、现场答辩、社会公示等环节,对495个高校毕业生创业项目分别给予2万元至20万元的无偿资金扶持,总扶持资金达1999万元。
为了减轻大学毕业生的求职压力,湖北为毕业生提供求职补贴。会同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对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社会孤儿、烈属和残疾毕业年度内高校及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毕业生,给予每人800元的一次性求职补贴。
在实施稳岗补贴政策方面,湖北各地认真落实稳岗补贴政策,累计向用人单位发放补贴2.6亿元,全部用于企业再生产和职工安置培训。
人才回流明显 本地就可挑岗位
就业状况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近几年来湖北省经济的迅速发展,让湖北人力资源中心党委书记李士陵见证了湖北务工者从找饭碗到找好工作,从东南飞到返家乡的变化,湖北省正从人才大省变为人才强省。
让李士陵欣慰的是,以前他一直在为沿海地区输送人才,现在则是为了武汉地区乃至全省的经济发展留住人才,不少通过他的市场招聘出去的人才,正慢慢返汉就业,回归故园。
5年前,湖北人力资源中心每年组织40场招聘会为企业搭建用工平台。现在,该市场每年要举办100场以上的招聘会。李士陵说,最根本的还是湖北省的经济增速很快,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后本地就业机会增多,薪资待遇也大幅提高,和沿海的差距逐步缩小,在家门口也能找到好工作。
“以前,10个毕业生可能只能在本地找到不到5个就业岗位。现在,10个毕业生至少有20个以上的本地就业岗位供其挑选。从找饭碗变成了挑饭碗。”李士陵说,湖北正在走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对高端人才、领军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如果能把这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都吸引、留在省内就业,将为经济增长作出更充足的人才保障。
(作者: 编辑:ADMIN)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