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网络媒体走转改】重走陇东长征路 追寻历史的雪泥鸿爪
发布时间:2016-09-30 20:55:30来源:千龙网进入电子报

到了丰收的季节,城川乡小寨村村民杨道道在自家果园里采摘苹果。千龙网记者 马文娟 摄

一周时间,四市八县区,数千公里,陇东大地就这样以最真实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眼前。昔日因造就今日果。厚重的历史大门被重新推开,与今朝老区的蓬勃发展交相辉映,形成一幅最壮美的图景。

9月18日-9月24日,“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来到甘肃站,重走长征路线,聚焦精准扶贫,把革命精神传达给全国的读者。

追访红色印记

追寻80年前那次壮举并不是件简单的事——长征走过的地区已发生沧桑巨变,不过,借由经历了历史风霜的人、物、景,以及百姓口口相传留下的故事,我们还是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吉光片羽。

甘肃是红军长征活动时间最长、地域最广、到达人数最多的省份。1935年,中共中央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于9月初进入甘肃迭部县境内。

过去常听人说,红军在长征途中,不顾自身的艰苦条件,处处替百姓着想。那是怎么个“着想”法?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红军总司令部旧址,我找到了答案。这是朱德曾经率军驻扎过的地方,门口如今还陈列着他挑水用的水桶。会宁民居有其独有的形制,因为当地干旱少雨,房檐都朝着自家院,俗称“一泼水”。南方人朱德第一次进入这个小院的时候颇为惊奇,从房东处得知,每到秋天,降雨量比较多的时候,这种房檐能让尽可能多的雨水流到自家水窖中,而这,就是他们一年的饮用水。

朱德很快为部队拟了一条铁律:水窖里的水一律不许用,留给老乡,咱们的生活用水到西津门外的祖厉河去挑。但是,当地人告诉我们,祖厉河又叫苦水河,因为流域地层含盐碱较多,水味苦咸,连鸟都不愿啄饮,红军就是这么撑过来的。

长征开始时,全军总人数近30万,到达陕北的却不足3万。无数战士牺牲在了中途,很多人没能在历史上留下姓名。在会宁的红军会师塔,塔身正面雕刻着邓小平题写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纪念塔”18个大字,不过,却没有留下落款。他说,他是代表所有参加长征的战士,所以不署个人的名字。

也正是因为这巨大的牺牲,在静宁县界石铺镇,红军长征纪念馆讲解员说,一位从界石铺继红村参加长征的小战士至今仍在世,采访团成员都觉得有些兴奋。

他就是2015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上,老兵方阵经过天安门时,第一个敬礼的余新元,当时,直播给了他足足6秒的镜头。余新元原本是地主家的放羊娃,参加红军时只有13岁,他不仅参加过500多次大大小小的战斗,建国后,更是把雷锋和“当代雷锋”郭明义送进了部队,堪称“红色星探”。

余新元原本的名字叫做吕新院,身为贫雇农的父亲希望他将来能住进崭新的院子,过上更好的生活。如今,他的家乡静宁成了远近闻名的苹果大县,农民靠果树脱贫致富,走进农村,触目所及是宽敞的房屋、整齐的花坛,以及满园的早酥梨、大接杏、苹果。“新院”这个最朴实的愿景,在家家户户变成了现实。

大山里的新农村

沈家岭、周湾、继红村、颉岭村、高寨村……在近一周的采访行程中,“精准扶贫”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也因此得见了平时很难有机会到达的广袤甘肃农村地区。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几乎被用到烂俗的标语,我在这次经历中有了相当深刻的体悟。动辄一两个小时的山路,在各种急转弯中盘旋前进,虽然梯田环抱中的风景足够悦目,但还是不可避免地想到,过去没有这些盘山路,村民出来一趟要多不容易。听当地干部说,这里修一条公路的成本是平原地区的两到三倍。而如今得益于这些努力,农用三轮车、摩托车甚至小汽车进入大山里的百姓家,让城市与农村的交流变得便捷,不光能让山里的“宝藏”走出来,更能让外面的思想和技术进入农民的视野。

虽然走访的几乎都是贫困地区,但整体的村容、农民家的陈设都令我有些意外——完全不是想象中封闭落后的山村模样。我的童年时期,也有不短的时间生活在北方农村,从经济条件来看,家乡农民要比这次见到的甘肃农民好上许多,且不那么依赖农业,多数人除了种田之外,还有自己的小生意。但是,家乡的村容比起这里,却似乎差上那么一点儿:至今仍有主干道路段坑坑洼洼,每到雨雪天气就泥泞难行。而在沈家岭、在颉岭村,整洁的柏油路和随处可见的新房子,确确实实说明了当地精准扶贫的成效。

今年上半年,我曾参观北京市通州区仇庄村,也是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单位。仇庄村委会统一规划,家家户户都建了同样形制的房屋,像一座大型的住宅小区。而在平凉市崆峒区的贾洼村,我也见到了同样的场景,村民整体搬迁到新村,即将住进一栋栋灰白相间的二层小楼。

当然,除了硬件,农民的思想状态和文化水平给我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几乎每个村子都有文化广场或活动中心,健身器材、宣传壁画、阅读室、公共卫生间一样不少。兰州市七里河区魏岭乡沈家岭村的村民朱应平,靠种植百合、双垄玉米等成了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科技示范户;平凉市静宁县界石铺镇继红村的一位老党员家,一进门就是取自庐山白鹿洞书院西厢房廊柱的对联:“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充满了书香气息;而在今年刚刚脱贫的庆阳市环县高寨村村民李鹏智的家,一台电脑赫然摆在卧室桌上,与四周简朴的摆设格格不入,李鹏智说,他的两个儿子都在兰州上大学,这是他们买的,儿子不在家的时候,老两口虽然不会上网,也总是收拾地干干净净。

我想,这才是扶贫更重要的意义。盖新房固然重要,但只有思想上脱贫,才能真正改变这些山村的命运。

采访团的“十八般武艺”

重走长征路,是追寻之旅,更是新闻富矿。红军用过的装备、当地百姓谱写的歌曲、山村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作为“长征路上奔小康”大型主题采访甘肃站的一员,一周的行程,不仅给自己上了堂历史课,也见证了采访团一路的敬业和“全能”。

采访团中,有的记者已经年过半百,而最小的才20岁出头。此次走过陇东8个县区,除了采访和休息,几乎有一半的时间在爬山路,不过没有一个人掉队,始终保持着高产的工作状态。

因为参加采访的都是网络媒体,随时随地报道成了常态,白天发微博、推微信,晚上撰写PC端稿件,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是一个小小的编辑部。

走进基层,就要善于从细节中挖掘生动的故事。于是,除了既定的采访安排,不少人主动走街串巷跟老乡交流,获取第一手采访资料。“过去,我们村种小麦,经济效益低,现在,改种百合、玉米和洋芋,政府还补贴种子。我又用精准扶贫贷款买了几十头羊,估计再过一两年就能拿到收益。”村民一边说,记者一边算,一来二去,一本“脱贫账单”就此出炉了。

采访设备也是五花八门。有的记者手机、单反相机、电脑齐上阵,提供最新鲜及时的报道;有的记者携带了无人机和VR相机,用航拍和全景视角为读者呈现身临其境的体验。

工作之余,采访团成员也给人带来颇多惊喜。一位采访团成员始终身着红军戎装,在长征纪念馆、陕甘宁省委省政府旧址、在八路军驻兰办事处,似乎把人带回那段硝烟岁月。

而在1934由刘志丹、习仲勋等中共早期领导人建立的南梁列宁红军学校,采访团到达的时候,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正在上英语课。学校的教学条件虽然不错,却没有外教,孩子们很难学习到地道的口音。随团采访的美籍专家曾在中国当过两年英语老师,“挺身而出”和孩子们进行交流。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分钟,但从学生兴奋的笑脸上能看出,他们有了一次难忘的体验。

更有一位记者利用采访的闲暇时间,手绘了在甘肃走过的路线,收获了一份属于自己的“长征地图”。

如今,漫长又短暂的行程虽已结束,但对采访团成员来说,追寻长征精神,关注老区发展,不会走到终点。(文/千龙网记者 马文娟)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