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网络媒体走转改】弘扬长征精神 探寻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秘籍”
发布时间:2016-10-10 18:17:37来源:光明网进入电子报

秘籍五:山区“移民整体搬迁安置”新模式获推广

赣州于都县罗坳镇河坪村磨刀石水库旁的大桥古嶂移民新村依山傍水而建。新村占地约70亩,规划移民安置160户,目前已有143户农户搬迁入住。

曾经的罗坳镇大桥新村古嶂片区是典型的“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罗坳镇党委书记谢荣生说,贫困村落辖6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村,有133户656人,片区自然环境恶劣,村民集中居住在地势险峻的半山腰,仅有一条3.5米宽的盘山公路通往外界,是全县地灾避让的重点区域,近70%村民居住在土坯房中,人均受教育只有5.9年,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37亩,半数以上村民家庭贫困。

【网络媒体走转改】弘扬长征精神 探寻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秘籍”

移民后的古嶂新村

为此,2013年2月当地政府便提出了将古嶂村民整体搬迁到村中心地带的思路。新村在2013年7月启动建设, 2015年春节陈佛生等656人搬迁入住。实践证明,新村建设探索出了贫困山区扶贫移民整体搬迁安置新模式,为全县提供示范。

在移民安置入住的同时,县镇把移民的脱贫致富也作为安置工作的一大着力点,力求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富的起。谢荣生介绍,新村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充分利用房屋坡顶资源,每栋安装5千瓦光伏,初装费用总投入为2.8万元(帮助办理银行贷款,前5年贴息),每户一年发电约为6500度,增加收入5000元以上。

除光伏发电扶贫带增收外,古嶂新村还大力探索发展特色农业,建设500亩百香果种植基地,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注册成立于都县“赣兴”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当地村民和贫苦户加入合作社,让农户获取劳务收入、租金收入、经营收入,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拓宽增收渠道。另外,该村还在县工业园设立食品加工企业,生产果汁和果脯,大大延长了产业链。现在,大桥古嶂新村的扶贫移民新路径也取得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有益经验。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主笔 王春晓 于超然 张紫璇 孙鹏宇 滕文天综合报道)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8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

Copyright © 2001-2019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