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点在安装空调。记者杨涛 摄
尽管依依不舍,面对紧急汛情,义无反顾舍小家顾大家
牛山湖渔场居民集体搬离家园
本报记者胡义华 实习生郑子怡 黄金苗 通讯员艾启琼
白天还在拉网防涝
半夜接通知要转移安置
昨天凌晨1点,睡梦中的杨和平被一阵敲门声惊醒,“杨师傅,杨师傅,我是况建军。”
况建军,江夏牛山湖渔场书记。门开了,书记第一句话就说:“要分洪了,你赶快整理家里东西,将一些值钱重要东西整理好,我们天亮会安置到五里界中学去!”
看着怔住了的杨和平,况书记说:“抓紧整理东西吧,政府会安排好的,我还要到处通知其他人。”说罢转身离开,安静的夜晚脚步急促。
夜色中,一盏盏灯亮起来。相隔不到100米,儿媳妇李丽也打开门,“爸爸,抓紧把重要东西清一下,不值钱的就扔了算了!”儿子在纸坊城区打工还没回来。
太突然了!就在7个小时前,杨和平还在鱼塘拉网防涝。
杨和平和儿子一起养殖16亩鱼塘,有龙虾、武昌鱼、螃蟹等水产品,今年投入4万多元,以往毛收入8万多元,每年可以赚三四万元。
牛山湖凉风吹过来,65岁的杨和平用布满老茧的手揉了揉眼睛。从小在这里生活长大,说走就走,真有些不舍,他的眼泪忍不住流下来。
婆婆不舍离开
乡亲温情相劝
48岁的朱凤娇从小在牛山湖渔场长大,以往和丈夫一起在鄂州承包湖面养殖,今年5月,朱凤娇回到牛山湖承包40多亩湖面,先期投入9万多元。另外,她还经营一个渔具门市部。
昨天凌晨零点20分,朱凤娇同样被敲门声惊醒,牛山湖渔场场长陈作钢告诉她,“要破垸分洪了,大家要清理东西,准备转移。要以大局为重,政府会安置好的。”
因为帮一位老乡编织渔具才睡两个多小时的她,一下困倦消失,马上给鄂州的丈夫打电话,“老公,你快回来,我们这里要分洪了!”
她还是有些不相信,看到附近70岁婆婆江定香也打开门了。正在打包物什的江婆婆说,刚才牛山湖渔场集团公司领导上门来做工作,说要分洪了,天亮后就要转移。
丈夫早年去世,儿子谭超在外打工。“在这里生活好几十年,住习惯了,咋说走就走?”说着说着,江婆婆哭起来,何况还有10多亩龙虾鱼塘。
朱凤娇劝江婆婆,“这也是大事,政府一定会安排好的。您给儿子打个电话,收拾东西吧!”
车开了
大家还在不停回头张望
江夏牛山湖渔场有在册职工和家属461人,随着年代变迁,其中部分人员迁移或外出打工,现实有居住人口261人。投亲靠友175人,需要集中安置86人。
清早5点多钟,杨和平爹爹的儿子杨杰开着面包车,从纸坊城区赶来。父子俩抓紧时间清理冰箱、电视、柜子等。
牛山湖每一家,此刻都在忙碌。尽管不知道未来落居何处,但他们相信政府会安排个地方。
上午8点,政府派来一些翻斗车及巴士,运送村民的家具家电。杨和平将冰箱用棉絮包着四个脚,担心路上颠簸将冰箱弄坏,叮嘱司机,“师傅,你慢些开啊!”随后,杨和平全家坐上儿子的面包车。
几十年饮湖水、吹湖风,早起撒鱼网,晚归鱼满仓,这里承载他们太多的梦想。
车开了,大家还在不停回头张望。
转移群众就业前
区财政给予一定补贴
与此同时,接收安置转移86名村民的江夏五里界中学,也是一片繁忙。
五里界教育总支书记马祥,是前天晚上11点接到通知的。他连夜通知五里界中学、小学、幼儿园3所学校教职工,天亮返校上班。
昨天清早6点多钟,70位在家的老师、食堂师傅,全部赶到五里界中学,或打扫清洁,或协助消毒。“我们安排了20间教室,150个床位。”马祥说。
昨天下午3点,记者在五里界中学一栋四层楼宿舍看到,一楼共有5间宿舍,第一间设为临时医务室。五里界中心卫生院徐彬医生,正在为42岁移民祝江查看皮肤瘙痒症,给他擦了药。
天气炎热,必须让移民休息好。江夏区教育局为20个教室新安装空调,又为学校食堂新安装两台空调柜机。江夏区民政局、农业投资集团,为村民送来草席、被子、洗漱用品及饼干、方便面等食品。学校食堂的师傅,则冒雨采购回蔬菜、大米、鱼肉等原料。
昨天晚上6点,除大部分自行投亲靠友的村民离开后,五里界中学实际接收安置转移27位村民,来到食堂吃饭三菜一汤:粉蒸肉、香肠炒黄瓜、包菜,萝卜排骨汤。每位转移安置群众,每天45元伙食标准。
这些转移村民将作永久性安置,江夏区将尽快完成安置点的选址、规划、设计和施工,并启动转移群众“洗脚上岸”后的就业工作。就业之前,江夏区财政将予以一定的生活补贴。
根据省委的要求,牛山湖大坝完成全线爆破后,将不再恢复,永久保持现状,实现退垸还湖。江夏区将随后投入库区治理。
65岁的杨和平一家四人都是牛山湖渔场职工,昨天中午他们来到了临时的新家——江夏五里界中学转移安置点1号寝室。记者杨涛 摄
(作者: 编辑:肖梦吟)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