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家讲习之一: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_荆楚网
荆楚网首页 新闻 政务 评论 问政 舆情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手机报 手机荆楚网
微信
新闻频道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切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家讲习之一: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

发布时间:2018-08-13 07:20:23来源:湖北日报

编者按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从今年全国两会上参加代表团审议,到7月初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并对如何实施乡村战略指明道路和方向。为深刻领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内涵,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到实处,本报“新时代湖北讲习所”专栏今起新推“切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讲习单元,约请省内外专家进行专题讲习,敬请关注。

提要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访谈嘉宾

张俊飚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资源环境经济

顺应了新时代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记者: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到今年全国两会上参加代表团审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7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要指示再次强调,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的必要性体现在哪?

张俊飚: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是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转变,对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城镇居民对农产品量的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但与其对农产品质的需要和人居环境美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不仅要求农村提供充足、安全、优质的农产品,而且要求农村提供清洁的空气、洁净的水源、怡静的田园风光等生态产品,以及农耕文化、乡愁寄托等精神产品。另一方面,从农村居民来看,既要求农业得到发展,又要求农村经济全面繁荣;既要求农民有稳定的就业和收入,又要求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便捷的公共服务、可靠的社会保障、丰富的文化生活,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现代生活;既要求物质生活富足、生态环境优美,又要求精神生活丰富、乡村全面繁荣。这就迫切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摆在优先战略位置。

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需要。当前我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仍然突出,与城市相比,农业农村发展明显滞后,农村居民收入与城市居民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公共投资、公共服务等方面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则更为突出,如在养老保险方面,目前还有1亿多农村人口游离于基本养老保险之外,农村居民领取的养老金水平远低于城镇。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生活不容易,更加需要公共服务的阳光普照。

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内在要求。“务农重本,国之大纲”。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中国人口城镇化率已经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7年的58.52%,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已经从1978年的30%下降到2017年的7.9%,但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没有变,粮食保障社会安全稳定的功能没有变,大量农民生活在农村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有数据预测,即使到2030年中国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农村依然有4.5亿人口。在如此巨量农村人口的背景下,农村的发展不能滞后。可以说,“乡村落后,全局被动”。因此,在实现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中,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把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正因为农业农村是短板,所以衡量现代化建设水平,将主要看农业农村发展情况。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关键所在,也是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质量的关键所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农村农民不能掉队,把乡村振兴摆在优先位置,才能确保农业农村现代化跟上国家现代化的建设步伐。

具备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条件与基础

记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不少人认为,这标志着我们党和政府在农业农村发展战略上产生了质的飞跃。如何理解这个“质的飞跃”?我们现在具备了哪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条件和基础?

张俊飚:毫无疑问,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实现了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当前已经具备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条件与基础。

从乡村内部来看,党的十六大以来,农业农村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各项惠农政策和新农村建设措施逐步落实,城乡统筹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四梁八柱”已经搭建起来,实现从“无”到“有”的历史性变革。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免费义务教育、新农保、新农合、农村低保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发展趋势良好。

与此同时,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程度已达到较高水平,这样的外部环境条件使得实现以城市这个“少数”来带动乡村这个“多数”,以工业这个“多数”来支援农业这个“少数”成为一种可能。可以说,我国已具备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条件,具备了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具备了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换言之,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正当其时,恰逢其势。

乡村振兴需要持之以恒、合力共振

记者:我们党善于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作出科学的决策部署。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进一步强调了实施这一战略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这里的“优先位置”是怎样定位的?在现实操作层面,又该如何体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地位?

张俊飚: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乡村振兴非一时之功,也非一人之力可成。把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要汇聚全党全社会力量推动乡村振兴的合力共振,以持之以恒精神抓好各项举措落实,努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真正做到“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继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落实好惠农富农政策,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创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推动公共资源向农业农村优先配置。乡村振兴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投入,应通过财政、金融、社会资本等多个渠道,将公共资源向乡村倾斜。首先,改革财政支农制度,一方面,坚持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领域,确保农业农村投入适度增加;另一方面,提高支农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农业农村。其次,加快农村金融创新。优化村镇银行设立模式、提高县市覆盖面,解决投放“三农”贷款市场主体不足的问题;落实涉农贷款增量奖励等相关政策,解决投放“三农”贷款积极性不足的问题。最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鼓励社会资本到农村发展农业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引导社会资本带动农民增收,共同发展。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着手调整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如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推进农业“三项”补贴制度改革,在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的同时,还应调整政策的着力点,突出竞争力指向,加大对农田水利、土地整治、农业科技、新型农民培训等方面投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突出绿色生态指向,加大对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土壤修复、化肥和农药减量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整治等的投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周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