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稿】
是什么,让他们这般坚定
——记者全国“两会”现场一线采访见闻有感
光明网记者 李政葳
又是一个美好的春天,又是一次瞩目的盛会。
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阳春三月,北京的春天,充盈着“美丽中国”的温暖气息,绽放着“关乎民生”的美好情怀。
“听到这几天村里游客人数暴涨的消息,心里美滋滋的。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我们村的所有村民都能脱贫致富奔小康,更希望全国像我们村一样的‘悬崖村’、‘天梯村’、贫困村都在国家的扶持下自力更生,早日脱贫致富。”15日上午8点多,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永利乡古路村党支部书记骆云莲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动态。
家乡的点滴变化,都牵动着骆云莲的每一缕神经。“我从天梯上的村庄来”是骆云莲的网名,也是她所在古路村的真实写照。村子位于大渡河大峡谷入口的绝壁上,进出村庄之前靠天梯、骡马道,现在修建了最新的观光索道,村里还发展起了乡村旅游、种植业等。
“有泪也有笑。担心自己能力不足做不好,但能为老百姓做很多事,自己还是很欣慰。”骆云莲这样总结自己过去5年的履职经历。在她看来,“人大代表,架起群众与政府的桥梁”。
同样,也是一名女村支书,全国人大代表沈绿叶就像她的名字“绿叶”一样,朴实、无华。“代表的成就感=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作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领头雁”,谈及履职感受,沈绿叶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不能只为代表自己的村子,要为全国所有的贫困村代言、发声。”
与骆云莲、沈绿叶有着类似愿望的,还有大学生村官冼润霞,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增城区石滩镇沙头村党支部副书记。“我有一个愿望!”冼润霞透着些许羞涩,但语气很坚定,“希望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不是说农村也要有高楼大厦,而是城市居民享有的医疗、养老、教育保障,农村居民也能享有。”
2013年,29岁的冼润霞作为大学生村官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一年后,她见到了习总书记,一口气提了4条建议。作为人大建议,对于答复不满意的建议,她也会写下“不满意”的回复。“人大代表,要对得起人民对我的这份儿信任。”冼润霞这样说。
不是“泥腿子”,却与基层、泥土离得很近。脚上的一双深色的旧布鞋,面带祥和的微笑,话语里还带有几分幽默。作为新中国首位果树学博士、国家柑橘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在国内多数柑橘种植地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农业扶贫一定要用心务实、不作秀,一定要善用科技智慧的力量求实效。”聊起产业扶贫的话题,多年深入基层调研的邓秀新语气格外笃定,他说,山区扶贫要坚持适度规模,充分考虑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贪大不求全,哪怕从小开始,“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
和邓秀新的身份类似,作为一名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的全国人大代表,湘潭大学原校长罗和安一直在为实现教育公平努力,履职以来关注的焦点始终涉及高等教育的民生、公平、公正等深层次问题。
与7年前记者与罗和安初见时相比,如今罗和安一头青丝添了缕缕白发。今年是他第5年提出有关“反就业歧视法”的建议,“只有平等,才能形成公平竞争机制,才能实现人尽其才,优秀人才才能脱颖而出,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罗和安说。
“把民俗文化的‘根’留住,让非遗焕发新光彩,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添砖加瓦……”在过去的30多年里,全国人大代表王勇超一直为此默默付出。作为中国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院长,王勇超常说,“一个博物院(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在他看来,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发展,发挥着教化、规范、维系、调节的重要功能。
为传统文化传承的鼓与呼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一级演员、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院长杨俊。每年她只提一份议案,却字字珠玑,每份议案都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杨俊说,自己多年来重点关注戏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积极推进戏曲进校园、进社区的同时,也在助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大战略、大格局。“除了尊重艺术本体魅力外,更希望能通过多重形式传播戏曲文化,建议巧妙利用互联网的力量。”杨俊这样期盼。
“文化创作核心就是培养文化自信。归根结底是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文联主席赵季平虽已年逾古稀,近年来依然深入广东沿海、秦岭一线调研、创作,“文艺创作者需要工匠精神,需要‘语不惊人誓不休’的精神。”
“每天后半夜两三点钟,还经常接到电话,让我帮忙出谋划策。”作为保安行业代表,与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之前相比,朱良玉的生活更忙碌了。晚上接到咨询电话是常态,每年至少有3个月的时间下基层调研。“瘦了20多斤”,朱良玉坦言。
不止为保安行业代言,今年朱良玉提了近十份建议,涉及农村养老、留守儿童、“剩男剩女”等话题,每则建议都与基层民生密切相关。“自己是城市的一员,也是保安行业的代表,更是农民工的代表……”朱良玉讲解着自己的多重身份,“农民选我当代表,我就要为代表农民。”朱良书说,以前为保安同仁维权,事情解决后老乡们都挑大拇指,“原来咱们保安队伍里也有‘靠山’,了不起。”
科技,可以点石成金。“牛姐”,人们常常这样称呼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布莱凯特黑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雅娟。她培育出了黑牛品种“山东黑牛”,通过科技的力量帮助农民脱贫。她希望,以后能成立国家级的黑牛研发中心,做自己的基因图谱、建库,带动更多养殖户发家致富。
“十年只挖一口井”,骆云莲、沈绿叶、冼润霞、邓秀新、罗和安、王勇超、杨俊、朱良玉、董雅娟……他们只是众多全国人大代表中的一份子。是什么,让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这般坚持,栉风沐雨依旧百折不回?是什么,让他们这般坚定,在全国人大代表的履职路上为敢于民生代言,为基层群众铿锵发声?
是责任,也是担当!“人民选我们当代表,我们就要代表民声。”代表们不负人民重托,尽心履职,审议批准政府、人大等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民法总则、代表选举等法律文件。
当他们看到“为民发声”确实掷地有声,当他们看到提出的建议、议案得到有关部门重视;当他们看到自己的观点被写入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这些全国人大代表们无不感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强大生命力,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具有无比的优越性。
两会期间,除了代表、委员,还有那么一群人——一身冲锋衣,一个双肩包,一套摄像、录像设备。“你看见我时,我和新闻在纸上;你看不见我时,我和新闻在路上。”这些媒体人,有时为了一段直播录像反复调试设备,为了一个词语、一个标点修改至深夜。他们连接受众,精益求精;他们传播信息,兼顾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与准确性。这也是媒体人的一份责任。
在互联网时代,媒体人的“身影”不止是在纸上,在现场,在路上,他们也在云端。光明网“钢铁侠”多信道移动直播云台、新华社无线全景机器……让“创新报道”遍地开花,只为实现传播价值的最大化,为受众献上一份“两会报道”的饕餮盛宴。
“打好蓝天保卫战”“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诸多关乎民生的词句振聋发聩。
大会闭幕会结束后,全国人大代表朱良玉与其他人大代表结伴走出人民大会堂,沐浴在春光艳阳里,“希望我们提出的建议能够得到落实、惠及民生,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期待,明年的春天,又一张崭新民生成绩单亮相。
(作者:周婵)
编辑: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